2019-11-18 08:59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趙超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15年-2018年上半年,斯迪克按季度列示的主營業務收入,與按營銷模式劃分的營業收入金額相差1.26億元,令人費解。而且公司核心產品毛利率在逐步下滑。
《電鰻財經》 趙超/文
11月4日,江蘇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為蘇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前身蘇州斯迪克電子膠粘材料有限公司,簡稱“斯迪克”),發布公告稱,中國證監會核準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主要產品包括功能性薄膜材料、電子級膠粘材料、熱管理復合材料和薄膜包裝材料四大類。
《電鰻財經》研究發現,斯迪克曾拖欠離職員工工資8萬元。
此外,2015年-2018年上半年,斯迪克按季度列示的主營業務收入,與按營銷模式劃分的營業收入金額相差1.26億元,令人費解。而且公司核心產品毛利率在逐步下滑。
拖欠離職員工薪酬
2011年6月24日,鄧圍元進入斯迪克擔任光學事業部經理職務。雙方簽訂了聘用合同書,合同期限自2011年6月24日至2014年6月23日止。合同約定,鄧圍元的工作職責為全面負責顯示屏背膜組比如增亮膜、擴散膜、菱鏡膜、偏光膜技術和產品的開發和生產,鄧圍元每月薪資為稅后人民幣四萬元以及其他福利待遇,但未約定工資的支付時間;合同還對原告離職之后的保密義務進行了約定。
2013年12月31日,斯迪克經理陳坤勇以微信通知鄧圍元:“經上頭會議結果指示,光電部門因費用大,入不敷出,為免影響上市,決定縮編組織架構,決議光電部門兩位主要干部去職,時間為2014年1月底,只能忍痛通知你了”。
2014年1月14日,鄧圍元向斯迪克張海東(董事會秘書)、陳坤勇等發送了主題為“SDK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鄧圍元)=﹥工資補還,經濟補償”的電子郵件,就微信告知解除其勞動合同事宜的后續薪資糾紛請對方協助處理,要求斯迪克支付拖欠的2013年5月、6月、7月工資以及2013年12月和2014年1月工資;鄧圍元在郵件中摘抄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關于經濟補償的條款,要求斯迪克按此標準支付3個月基數的資遣費;鄧圍元還在郵件中告知其委托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做后續法律糾紛問題處理,同時該郵件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聘用合同”“微信照片”等內容作為附件一并發送給張海東、陳坤勇等人。
2014年1月23日,鄧圍元(乙方)與斯迪克(甲方)簽訂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協議書第1條約定“自2014年1月31日起,解除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隨之終止”;第2條約定“乙方工資結算至離職之日(2014年1月31日),截止乙方離職日,甲方尚欠乙方工資共計人民幣200000元(稅后),其中稅后工資120000元于2014年1月31日之前支付,稅后工資80000元于2014年2月22日支付。
2014年5月,鄧圍元向太倉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仲裁委于7月31日作出太勞人仲案字(2014)第387號仲裁裁決書,裁決斯迪克支付鄧圍元工資80000元(稅后)。
江蘇省太倉市人民法院于2014年10月31日判決,斯迪克本判決生效之日起3日內支付鄧圍元稅后工資80000元。
超億元收入去向成謎
《電鰻財經》注意到,斯迪克按季度收入總額,與按營銷模式收入金額相差較大。而且公司核心產品毛利率在逐步下滑,盈利前景堪憂。
2015年-2018年上半年,斯迪克按季度列示,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8.17億元、9.49億元、12.44億元、5.39億元。
同期,公司按照營銷模式(直銷和經銷)劃分,營業收入分別為8.49億元、9.79億元、12.89億元、5.58億元,與公司同期營業收入一致,但比按照季度劃分收入總額分別多了0.32億元、0.3億元、0.45億元、0.19億元,合計多了1.26億元。
同期,公司營業外收入分別為1064.17萬元、1275.21萬元、62.69萬元、58.25萬元。
此外,2015年-2018年上半年,經銷模式下,斯迪克核心產品功能性薄膜材料銷售金額分別為5106.53萬元、4782.57萬元、8066.66萬元、5063.00萬元,毛利率分別為19.29%、17.59%、16.04%、12.13%,逐年下滑。
同期,貿易商模式下,斯迪克核心產品功能性薄膜材料毛利率,從2015年的29.11%,下降至2018年上半年17.04%,下跌超過12個百分點。
此外,貿易商模式下,斯迪克另一大核心產品電子級膠粘材料毛利率,也從2015年的35.54%下降至2018年上半年的28.33%。
報告期內,公司營銷模式總收入遠高于季度劃分總收入的原因是什么?
2年以上應收賬款超凈利潤
2015年-2018年上半年,斯迪克營業收入分別為8.49億元、9.79億元、12.89億元、5.5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085.75萬元、 5582.31萬元、6217.57萬元、-510.3萬元。
資料顯示,斯迪克1-2年賬齡應收賬款金額,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分別為551.9萬元、1489.45萬元、436.53萬元、329.86萬元,同期,2-3年應收賬款金額分別為352.97萬元、420.7萬元、366.06萬元、154萬元。
《電鰻財經》注意到,2018年上半年,斯迪克2-3年應收賬款金額高于公司當期凈利潤。
斯迪克表示,公司的銷售收入呈現季節性波動,公司下半年銷售收入、凈利潤高于上半年,2018年1-6月為生產淡季,公司整體產能利用率不高,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為-461.56萬元。
而斯迪克已對應收賬款金額較大且賬齡較長的客戶提起訴訟。2017年度和2018年1-6月,斯迪克分別對蘇州天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恩宏電子有限公司、蘇州華憶創電子有限公司和無錫豐晟科技有限公司等拖欠回款單位提起訴訟。
針對上述疑問,《電鰻財經》發送郵件向斯迪克求證,截止發稿時,尚未收到回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