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2 08:55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李炳瑤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財經》注意到,作為國內產能最大的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供應商的斯達股份這幾年一直將上市作為該公司的首要目標。此次IPO已經是嘉興斯達第二次沖擊IPO。.........
????????《電鰻財經》文 / 李炳瑤
????????IPO成功過會的嘉興斯達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斯達股份)已經掛牌交易,截止2月28日該公司的股價還沒有開板。招股書顯示,斯達股份的主營業務是以IGBT為主的功率半導體芯片和模塊的設計研發和生產,并以IGBT模塊形式對外實現銷售。
????????《電鰻財經》注意到,作為國內產能最大的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供應商的斯達股份這幾年一直將上市作為該公司的首要目標。此次IPO已經是嘉興斯達第二次沖擊IPO。
????????斯達股份的前身為嘉興斯達半導體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27日,2011年11月底整體變更設立為股份公司。公司的注冊資本12000萬元,主要經營半導體芯片、電子元器件的設計、生產和銷售等業務。沈華、胡畏夫婦通過斯達控股及香港斯達間接持有嘉興斯達59.39%的股份,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早在2012年嘉興斯達就向證監會提交公開發行并上市的申請材料,可惜2013年就宣布終止審查,而突然中止IPO或許與該公司存在的眾多問題有關。
????????招股書顯示,2015年至2019年1-6月(以下簡稱:報告期內),斯達股份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分別為1291.54萬元、2146.47萬元、5271.96萬元、9674.28萬元、6438.43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081.29萬元、1784.58萬元、2432.88萬元、1.20億元、2052.69萬元。
????????可以看出,斯達股份除2018年,其余各期經營現金流凈額均大幅低于同期凈利潤,2015年經營現金流甚至為負。這說明斯達股份的“造血能力”一般,該公司的利潤缺少經營性凈現金流的支持,其利潤質量可能存在問題。
????????此外,《電鰻財經》還注意到,報告期內,斯達股份資產總計分別為5.74億元、5.37億元、6.07億元、7.24億元、8.29億元;負債總計分別為3.04億元、2.50億元、2.68億元、2.94億元、3.43億元。
????????而且,報告期內,斯達股份短期借款分別為1.68億元、1.08億元、9979.31萬元、9261.16萬元、1.18億元;占流動負債比例分別為73.38%、68.59%、58.24%、47.92%、48.69%。
????????除了被質疑造血能力弱,斯達股份還存在賒銷嚴重的情況。2015年至2019年1-6月,斯達股份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分別為1.22億元、1.48億元、1.58億元、1.42億元、2.03億元;賬面價值分別為1.12億元、1.36億元、1.47億元、1.32億元、1.90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44.26%、45.33%、33.54%、19.55%、51.73%。
????????該公司除了賒銷嚴重外,公司的存貨賬面余額居高不下。報告期內,斯達股份的存貨賬面余額分別為10009億元、7704.06萬元、1.17億元、1.46億元、1.89億元;賬面價值分別為9932.61萬元、7585.41萬元、1.15億元、1.44億元、1.88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55.18%、35.03%、37.85%、30.31%、36.69%。
????????事實上,斯達股份存在的以上問題與該公司收入來源單一有一定的關系。招股說明書顯示,斯達股份IGBT模塊的銷售收入占公司銷售收入總額的九成以上,報告期內,斯達股份IGBT模塊業務產生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4882.17萬元、30002.83萬元、44045.31萬元、6606.7萬元和3593.06萬元,分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98.42%、98.13%、98.41%、98.39%和98.52%。
????????業內人士認為,盡管目前IGBT模塊的應用較廣泛,市場前景較樂觀,但從營收穩定性來看,也意味著四大股份受市場波動風險較大,如果出現各應用領域需求下降、市場拓展減緩等情況,公司將受到較大不利影響。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