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4 07:40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楊力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快報》注意到,華森制藥毛利潤下滑明顯,從2019年前三季度的64.33%下降至2020年前三季度的50.70%。業內人士指出,華森制藥毛利率下降部分原因是受疫情影響導致醫院市...
????????《電鰻快報》文 / 楊力
????????受新冠疫情影響,華森制藥(002907.SZ)自上市以來業績首次出現萎縮,并且該公司的毛利率也出現大幅下降。不過,該公司正積極布局創新藥,研發費用同比增長45%。
????????凈利潤下降三成 毛利率減少近14個百分點
????????2月3日晚間,華森制藥發布了2020年業績快報,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8262.7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82%;營業利潤13526.62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77%;利潤總額13487.71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8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705.21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04%。
????????對于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華森制藥解釋道,①公司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品種市場終端銷量受到影響,整體銷售收入增速放緩;②因公司加速創新升級進程,研發費用進一步大比例增加;③部分產品納入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后價格下降導致毛利率下降;④因第五期新建GMP生產基地項目陸續投入使用并開始折舊、計提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和股權激勵費用而導致大量非現金性費用增加。
????????華森制藥表示,總體來看,公司經營風險可控,在新冠肺炎疫情過后經營業績修復彈性更大。公司始終堅信目前所面臨的環境變化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堅持立足“國內大循環”、做好“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原則,克服外部困難、緊抓變革良機,在董事會的帶領下堅持“提質增效、創新增長”的經營目標,實現高質量發展。
????????2020年前三季度,華森藥業的銷售費用為1.6億元,同比下降了26.1%;管理費用為3122萬元,同比增長了12.2%;研發費用為2294萬元,同比增長了45.9%。由此可見,占比最高的銷售費用下降明顯,對該公司業績貢獻較大。
????????然而,《電鰻快報》注意到,華森制藥毛利潤下滑明顯,從2019年前三季度的64.33%下降至2020年前三季度的50.70%。業內人士指出,華森制藥毛利率下降部分原因是受疫情影響導致醫院市場終端銷量下滑,從而使產品單位成本有所上升。
????????此外,由于新增面值3億元可轉債而產生的非現金性利息支出以及總投資額6.2億元的募投項目折舊增加,這些因素疊加導致了該公司的凈利潤和利潤率在2020年的下滑。
????????上市以來業績首次萎縮 積極布局創新藥
????????資料顯示,華生制藥主要從事化學藥、中成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并已開始介入創新藥的研發。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有83.72%的收入來自醫藥工業,15.28%的收入來自醫藥商業。
????????如果按產品劃分,該公司有27.1%的收入來自消化系統用藥,19.96%的收入來自耳鼻喉科用藥,11.64%的收入來自精神神經系統用藥,18.25%的收入來自激素及調節內分泌功能藥物,6.76%的收入來自其他領域用藥。
????????2017年上市的華森制藥在2017年至2019年期間實現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0.9億元、1.11億元和1.30億元,同期增速分別為14.28%、23.15%和25.11%。2020年的業績大幅下降是該公司自上市以來的首次業績下降。
????????近年來,華森制藥也在創新藥領域布局。2019年3月,華森制藥宣布在美國設立全資子公司——華森制藥(美國)有限公司,主營藥物研發、藥品技術開發服務與咨詢等;2020年6月,華森制藥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楊勝勇,共同出資設立成都奧睿藥業有限公司,進行腫瘤、免疫1類創新藥物開發等。
????????業內人士指出,新藥研發需要大量資本投入,而且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對于華森制藥的體量能否支撐起新藥的研發?該公司表示,未來不排除引入社會資本。
????????1月15日午間,華生制藥發布公告稱,近日公司分別收到劉小英女士及彭曉燕女士出具的《關于提前終止減持計劃的告知函》,劉小英女士及彭曉燕女士決定提前終止實施上述股份減持計劃。
????????截至2021年1月15日,該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彭曉燕女士未通過任何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劉小英于2020年12月17日-2021年1月14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290.4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7231%。本次減持后,股東劉小英持有約3589萬股,比例約8.94%。股東彭曉燕持有5萬股,比例0.0124%。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