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2 08:09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尹秋彤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公開信息顯示,2017年9月,金智教育起訴江蘇達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江蘇達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傅某某等五人于2012年-2014年未經公司許可,以營利為目的,非法復制...
????????《電鰻快報》文/尹秋彤
????????江蘇金智教育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智教育”)于3月9日提交注冊稿,但經《電鰻快報》調查發現,金智教育此次IPO招股書存在很多疑點,尤其是旗下APP違規3次“屢教不改”,蹭“金智工程”科創屬性不足等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面對《電鰻快報》發去的求證函,金智教育閉口不言。
????????旗下APP違規3次 責令限期整改
????????金智教育作為一家高等教育信息化服務提供商,信息安全與數據保護問題尤為重要。金智教育稱其嚴格執行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第三級的要求,不存在相關信息泄露的情況。但事實卻是旗下App“今日校園”3次遭有關部門通報并要求限期整改。
????????2020年8月,“今日校園”(版本8.2.2)因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被工信部列入存在問題的應用軟件名單。同年11月“今日校園”(版本8.2.4)同樣因此原因被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列入“35款存在個人信息收集使用問題的App”名單。2021年2月1日“今日校園”(版本8.2.14)又因存在安全問題被江蘇省通信管理局通報?!敖袢招@”App版本從8.2.2更新到8.2.14,多次更新卻為何對產品漏洞不進行修改?是因為研發團隊技術能力不夠,還是管理層對問題視而不見呢?
????????據公開信息顯示,2017年9月,金智教育起訴江蘇達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江蘇達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傅某某等五人于2012年-2014年未經公司許可,以營利為目的,非法復制了公司擁有的計算機軟件。其中傅某某等5人都曾在金智教育就職,分別在產品中心、工程中心、開發部從事軟件開發工作,離職后加入江蘇達科。目前該案件還未作出最終判決。前員工離職后非法復制代碼獲利,且App“今日校園”安全問題屢犯不改,也側面印證金智教育在企業文化和員工管理上,仍存在不足。
????????蹭“金智工程” 科創屬性不足
????????金智教育業務起步于20年前教育部的“金智工程”,并始終專注于高校信息化領域。從最初的校園網建設、信息系統集成及運維服務,到應用集成平臺及管理信息系統開發服務,再到當前的提供互聯網級智慧校園解決方案和軟件產品、在線教育服務,以及面向高校領域的互聯網平臺運營。
????????不過,2017年-2019年,金智教育營業收入分別為3.02億元、4.07億元和4.82億元,復合增長率26.46%,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041.38萬元、6794.58萬元和8535.41萬元。但去年上半年因受季節波動及疫情影響較大,金智教育營業收入6865.72萬元,下滑近三成,歸母凈利潤同比虧損幅度擴大,為虧損4776.9萬元。但金智集團顯然也分享不到金智教育科創板上市“紅利”,其在2017年和2018年通過股權轉讓,完全退出了金智教育。
????????實際上,金智教育曾遭金智科技“拋棄”。金智教育前身原是金智科技設立并控制的企業,但金智科技在2010年將其剝離給控股股東金智集團,而金智集團也在八年后完全退出金智教育。
????????募集資金超總資產 披露數據“打架”
????????金智教育此次IPO擬募集資金6.97億元,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6月,金智教育資產總計分別為4.23億元、4.91億元、5.33億元、4.26億元,募集資金超過總資產。
????????尤為注意的是,金智教育披露數據前后矛盾,在招股書中披露的財務數據與公司在新三板披露的2017年、2018年數據對不上。
????????新三板年報顯示,2017年、2018年,金智教育營業收入分別為3.05億元、4.13億元,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450.34萬元、6029.08萬元。
????????招股書數據則顯示,2017年、2018年,金智教育營業收入分別為3.02億元、4.07億元,與年報數據分別相差-287.14萬元、-605.97萬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3041.38萬元、6794.58萬元,與年報數據分別相差-408.96萬元、765.5萬元。招股書顯示,金智教育在申報前的上市輔導和規范階段對股轉公司掛牌期間的財務報表進行調整。申報財務報表會計差錯更正事宜累計對2017年度、2018年度凈利潤的影響分別為-12.38%、13.43%,對2017年末、2018年末凈資產影響分別為-1.47%、2.42%。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