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4 09:00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李瑞峰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快報》注意到,在即將登陸科創(chuàng)板之際,思特威的研發(fā)投入占比呈逐年大幅下降趨勢,從2018年的14.45%下降至2021年前三季度的6.71%。............
????????《電鰻快報》文 / 李瑞峰
????????2021年12月3日,思特威(上海)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思特威)科創(chuàng)板IPO已提交注冊,目前該公司再無新進展發(fā)布。招股書顯示,思特威的主營業(yè)務為高性能CMOS圖像傳感器芯片的研發(fā)、設計和銷售。
????????《電鰻快報》注意到,在即將登陸科創(chuàng)板之際,思特威的研發(fā)投入占比呈逐年大幅下降趨勢,從2018年的14.45%下降至2021年前三季度的6.71%。在研發(fā)投入占比下降的同時,該公司毛利率也普遍低于同行公司的平均值。此外,該公司還存在多家知名機構突擊入股的情況。
????????研發(fā)投入占比大幅下降8個百分點
????????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1年一季度(以下簡稱報告期),思特威分別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3.25億元、6.79億元、15.27億元和5.41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66億元、-2.42億元、1.21億元和6862.9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分別為-1.72億元、-1.31億元、1.19億元和6792.64萬元。
????????報告期內,思特威因股權激勵計劃確認的費用分別為1.1億元、2.57億元、1618.56萬元和389.44萬元,其中,被列支在研發(fā)費用內的股權激勵費用分別為為4644.31萬元、6075.58萬元、240.38萬元和0萬元,占研發(fā)費用的比例分別為49.75%、49.71%、2.22%和0%,波動較大。
????????另外,在報告期內,思特威的研發(fā)費用分別為9336.08萬元、12222.44萬元、10843.82萬元和3625.41萬元,研發(fā)費用率分別為28.76%、18%、7.1%和6.71%,出現(xiàn)了大幅下降。在剔除了股份支付后的研發(fā)費用率分別為14.45%、9.05%、6.94%和6.71%,整體呈下降趨勢,且2019年至2021年一季度均低于同期同行業(yè)上市公司研發(fā)費用率平均值9.85%、8.83%、8.21%。
????????對此,思特威的解釋是,2018年度該公司研發(fā)費用占比相對較高主要是因為公司尚處于產量爬坡初期,銷售規(guī)模相對較小,研發(fā)費用占營業(yè)收入比重相對較高。此后隨著經營規(guī)模的迅速擴大、研發(fā)支出增速不及收入增速,研發(fā)費用率隨之下降,剔除股份支付后的研發(fā)費用率與同行業(yè)大致相當。
????????毛利率低于同行可比公司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思特威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分別為3.25億元、6.79億元、15.28億元和5.4億元,其中來自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比重分別為96.79%、88.91%、79.20%及84.90%,客戶集中度較高。
????????2021年第一季度,思特威前五大客戶分別為鼎芯無限、志遠電子、大華股份、大疆創(chuàng)新、君視芯,銷售額占比分別為26.78%、25.52%、21.98%、5.57%和5.06%。
????????對此客戶集中度高的原因,思特威的解釋是,由于集成電路行業(yè)晶圓制造和封裝的門檻均較高等因素,供應商較為集中,這也是芯片設計企業(yè)較為普遍的現(xiàn)象。該公司的客戶集中度較高,主要是由于公司采取直銷和經銷兩種銷售模式所致。由于市場對公司產品的需求量較大,公司對客戶的管理較為嚴格,直銷客戶一般選擇業(yè)內知名的終端品牌客戶,經銷商客戶一般選擇行業(yè)知名的經銷商客戶,這種策略可以保證銷售規(guī)模的穩(wěn)定和良好的客戶回款。
????????在供應商方面,由于思特威采取的是Fabless經營模式,其采購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晶圓和封裝測試服務。自2019年第三季度以來,CIS芯片缺貨的情況便日益嚴重。不僅是低像素CIS嚴重缺貨,高像素CIS芯片所采用的BSI工藝產能也更為緊張。
????????招股書披露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思特威所對晶圓以及封測采購的均價分別為:4146.41元/片和1032.33元/片,而2020年前述采購價格分別為:4912.78元/片和1428.48元/片。2021年前三季度,該公司所采購的封測價格小幅回落,至1402.21元/片,但晶圓價格繼續(xù)攀升,采購均價達到5390.55元/片。
????????對此思特威也解釋稱,報告期內,由于半導體行業(yè)景氣度提升,晶圓制造及封裝測試產能緊俏,供應商提高報價。同時,該公司單價更高的中高端產品銷售占比提升,相應的采購單價有所增長。
????????上游成本的提升對思特威產品的毛利率造成擠壓。招股書顯示,該公司2020年FSI-RS系列產品的毛利率同比下滑了2.88個百分點。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綜合毛利率為12.73%、18.14%、20.88%和26.57%,同期同行可比公司的平均毛利率分別為23.95%、26.09%、26.7%和28.99%。
????????對于毛利率的下降,思特威解釋稱,這是暫時性的,隨著產品的持續(xù)優(yōu)化及迭代,公司報告期毛利率持續(xù)提升。
????????多家知名機構“突擊”入股
????????招股書顯示,思特威曾于2017年6月開始搭建紅籌架構,構建以開曼思特威作為境外融資及持股平臺,以香港智感微、思特威有限作為核心業(yè)務經營主體的紅籌架構。
????????為了實施回歸境內A股發(fā)行上市的計劃,2020年6月,開曼思特威及其股東啟動紅籌架構拆除事宜,并于2020年9月完成紅籌架構的拆除。作為拆除紅籌架構的組成部分,2020年8月,思特威有限作價1.17億美元收購香港智感微100%的股權。
????????在拆除紅籌架構后,思特威獲得了多家知名機構入股。2020年9月,大華股份出資1.03億元認購思特威183.05萬元注冊資本。
????????此后,思特威再次發(fā)生增資及股權轉讓,參與及受讓方數(shù)量接近20家。其中,國家集成電路基金二期、海康智慧分別出資4億元、2000萬元參與認購思特威新增注冊資本。小米產業(yè)基金、海通證券投資、奧聞投資、紅杉瀚辰投資、聯(lián)想科技、領邦投資等通過股份受讓及增資方式實現(xiàn)入股。
????????截至2020年10月末,該公司已收到國家集成電路基金二期、海康智慧投資、聯(lián)想科技、紅杉瀚辰等16名股東的新增注冊資本。
????????2020年12月,思特威完成股份制改革。此次整體變更完成后,思特威共有50名股東。其中,該公司創(chuàng)始人徐辰持股比例為15.23%,為該公司的控股股東、實控人,并與其一致行動人莫要武合計持有公司21.89%的股份,合計擁有該公司51.46%的表決權且該等表決權均由徐辰擁有或控制。
????????國家集成電路基金二期為思特威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8.21%。大華股份、小米產業(yè)基金、紅杉瀚辰投資、聯(lián)想科技、海通證券投資、海康智慧投資分別持有思特威2.2%、1.61%、1.13%、1.12%、0.84%和0.41%股份。
????????對于多名機構股東突擊入股,思特威的解釋是,基于公司技術先進性、業(yè)務發(fā)展態(tài)勢、研發(fā)技術產業(yè)化以及未來的發(fā)展戰(zhàn)略,公司獲得多家投資機構的支持。一方面說明公司的業(yè)務經營情況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另一方面體現(xiàn)出公司所處賽道未來發(fā)展前景良好,受到了機構投資者的關注。
????????對于以上問題,《電鰻快報》向思特威發(fā)去了求證函,但截止發(fā)稿時未收到該公司的回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