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8 09:56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高偉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和特能源研發團隊質量不高。和特能源的研發技術組組長黃志云為??茖W歷,同時,在過往的經歷中,擔任的職務無研發經歷。除其之外,和特能源的核心研發人員僅為2人,技術人....
《電鰻財經》文/高偉
和特能源(福建)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和特能源)于2023年9月28日披露IPO招募書,計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3,790.6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為6億元。保薦機構為民生證券。
《電鰻財經》經調查研究發現,公司此次IPO招股書還存在很多疑點,尤其是千萬研發費不知所蹤引發了市場的大量質疑。對于本網發去的求證函,和特能源至今未回復。
千萬元研發費用去哪了
2022年1月,和特能源在新三板掛牌并公開轉讓。《電鰻財經》發現,和特能源招股說明書與其在新三板掛牌期間信息披露的內容存在著不小的差異,差異主要集中在主營業務產品、核心技術、財務數據上等。
其中,財務數據方面,兩個版本的研發費用存在較大差異。2021年,其掛牌期間披露研發費用金額為1291.49萬元,而招股書上的數字為258.22萬元;2020年,其掛牌期間披露研發費用金額為1110.60萬元,招股書上則為230.37萬元。
產生如此大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千萬元研發費用去哪了?
展開來看,和特能源的研發費用基本為職工薪酬。
并且,公司的研發費用率低于同行平均值,且差距越來越大,在同行業公司提高研發費用率時,和特能源卻降低了研發費用率。報告期內,同行平均值為0.71%、0.75%、1.16%,而和特能源的研發費用率則為0.73%、0.67%及0.45%。
然而,據招股書,和特能源的核心技術卻越來越豐富。據其招股書,新三板掛牌期間的技術名稱和相關內容和本次招股書披露的核心技術的說法和內容大部分對應不上。
另外,和特能源研發團隊質量不高。和特能源的研發技術組組長黃志云為??茖W歷,同時,在過往的經歷中,擔任的職務無研發經歷。除其之外,和特能源的核心研發人員僅為2人,技術人員為16人,占總員工數量的10.32%。其中,公司副總經理龍文平作為核心研發成員也無研發經歷。同時,40歲及以上的人數占比近48.39%,本科以上人數僅為12人,占比不足8%。
總體來看,技術團隊的成色競爭力不足。熱電聯產企業的運營對生產管理的經驗較高,人才爭奪較為激烈,其在招股書中也提示了核心人員流失的風險。2023年3月31日較2022年年底,員工人數已經減少了2人。
毛利率斷崖式下滑
作為9月為數不多的申報企業之一,和特能源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卻在不斷下滑,其在新三板掛牌期間公布的數據和此次公布的招股書之間也存在著較大差異。
財務數據上,2020年-2022年(下稱“報告期”),和特能源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14億元、3.83億元和4.55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16億元、0.74億元和0.79億元。雖然營業收入在不斷提高,但歸母凈利率卻在不斷下滑,分別為36.94%、19.32%、17.36%。事實上,近幾年,公司主營業務蒸汽業務的毛利率下滑嚴重,報告期內分別為30.77%、10.55%、2.46%。其中,2021年的毛利率斷崖式下滑,直接下滑了近20個百分點。
在招股書中,和特能源稱2021年-2022年,其蒸汽業務的毛利率均低于同行平均值,但并未披露具體數值。和特能源解釋,毛利率下滑主要是因為單價上漲程度低于單位成本上漲程度所致。
近年來,和特能源的成本中直接材料漲幅驚人,2022年直接材料成本較2020年增長了近130.82%。直接材料成本上漲的背后是煤炭成本承壓。
據公司官網介紹,和特能源主要是以燃煤為主要原材料的公司,而報告期內,煤炭的采購價格持續走高,2020年-2022年,和特能源的煤炭平均采購價格分別為669.29元/噸、1015.02元/噸和1337.49元/噸,其中2022年相比2020年漲幅達99.84%,采購價格增長了近一倍。據海通證券預計,隨著季節因素、國外市場因素等影響,今年四季度煤炭價格仍將維持高位態勢,而未來煤炭價格的走勢或仍將進一步影響和特能源的利潤空間。和特能源也承認,若煤炭價格在未來出現持續上漲的情況,將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凈利潤規模同行墊底
招股書顯示,2020-2022年、2023年上半年,和特能源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14億元、3.83億元、4.55億元、2.2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9.23%、22.15%、18.64%、18.46%;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1.16億元、0.74億元、0.79億元、0.4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3%、-36.39%、6.72%、51.8%。
與同行公司相比,和特能源的營收規模較小,凈利潤墊底且遠低于排名倒數第二的同行公司。
招股書中,和特能源將世茂能源、新中港、恒盛能源、杭州熱電及百通能源作為可比同行上市公司。與5家同行上市公司相比,和特能源2022年度4.55億元的營收排名的倒數第二,僅略高于世茂能源的4.4億元;和特能源2022年度0.72億元的扣非凈利潤在6家公司中排倒數第一,且遠低于排名倒數第二的新中港(1.16億元)。
根據全面注冊制下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主板突出“大盤藍籌”特色,重點支持業務模式成熟、經營業績穩定、規模較大、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優質企業。人們質疑,根據該規定,和特能源的盈利規模并不大,是否符合主板定位?
《電鰻財經》將持續關注和特能源IPO進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