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5 08:58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高偉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4400只主動偏股基金今年以來的平均回報率為-15.73%,可對比基金2021年以來的平均回報率我-27.40%。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以及近三年,業...
《電鰻財經》文/高偉
還有最后5個交易日,A股2023年交易就要結束了。在這個并非典型下跌市里,2023年公募基金再度跑輸市場,延續了2022年表現。
在可對比的4400只主動偏股基金中,諾德基金旗下的諾德優選30混合以-50.87%的回報率位居倒數第一;與此同時,2021年以來,該基金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為-75.21%,更是將倒數第一的座位坐穿。
諾德優選30混合基金經理是牛致遠,竟然活成了“熊永隨”。
近三年虧損超75%
據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4400只主動偏股基金今年以來的平均回報率為-15.73%,可對比基金2021年以來的平均回報率我-27.40%。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以及近三年,業績永遠的倒數第一的就是諾德基金旗下的諾德優選30混合。
年年度漲幅看,諾德優選30混合自2019年以來每年均跑輸同類基金的平均業績。其中,2019年該基金回報率為15.45%,同期同類平均回報率則高達45.13%;2020年,該基金回報率為31.92%,但仍然跑輸同期同類基金57.64%的平均回報率;2021年,該基金呈現了逆市下跌,在同類平均業績為7.45%的背景下,該基金回報率為-14.55%;2022年,該基金虧損繼續擴大,回報率為-40.94%,同類平均業績為-20.82%。
業內人士稱,如果某只偏股基金每年的回報率都在同類中墊底,至少說明有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可能是基金的投資策略不當或管理能力不足,基金經理可能無法準確判斷市場趨勢,或者無法有效管理投資組合的風險;二是基金的投資風格與當前的市場環境不匹配,直接導致業績表現不佳;三是偏股基金通常投資于股票市場,具有較高的風險,如果基金經理過于冒險,投資于高風險的股票或其他資產,可能會導致基金的波動較大,業績表現不穩定;四是基金的運營也可能影響業績表現,例如基金可能存在高額的運營成本、不合理的費用結構或不良的客戶服務等問題,這些都可能導致投資者對基金失去信心,從而影響基金的業績表現。
牛致遠無力回天
據《電鰻財經》觀察,諾德優選30混合現任基金經理是牛致遠,自2022年8月起開始管理該基金。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牛致遠為三星級基金經理,累計任職時間1年又136天,現任基金資產規模0.19億(1只基金)。
不得不說,牛致遠唯一任職的基金,管理成了寂寞,不到2000萬元的資金,隨時讓基金有清盤的可能。
牛致遠是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博士,曾任長城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機械行業研究員。2019年4月加入諾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擔任機械新能源行業研究員,具有基金從業資格。2022年8月9日擔任諾德優選30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在諾德優選30混合基金三季報,牛致遠沒有深度反省,還在自說自話:“我們注意到今年三季度以來,宏觀經濟數據出現一定回暖,同時地產相關政策密集出臺,我們對經濟穩定增長持較為樂觀的態度。我們認為當前制造業去庫存或已臨近尾聲,經濟復蘇態勢良好,部分順周期品種開始具備左側配置價值。此外,我們也將密切關注人工智能技術和全球供應鏈重塑給我國制造業帶來的潛在機遇,將繼續基于企業綜合競爭力、成長性、估值性價比對相關標的進行選擇性配置。”
《電鰻財經》認為,在巨大虧損面前,基金經理不反省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可能損害投資者的利益和信任。當基金出現虧損時,基金經理應該首先承擔責任,并反思自己的投資策略和管理方式是否存在問題。如果不愿意反省,可能表明基金經理缺乏責任感,對投資者的利益不夠重視。當基金表現不佳時,基金經理應該審視自己的投資理念和策略是否適應當前市場環境,以及是否存在改進的空間。如果不愿意反省,可能表明基金經理對自己的能力和認知存在局限,無法有效應對市場變化。
當基金出現虧損時,基金經理應該主動與投資者溝通,解釋原因并說明后續措施。反省是為了發現問題并尋求改進之道。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