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2 09:18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高偉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財經》經調查研究發現,公司此次IPO招股書還存在很多疑點,人們關注的焦點是財務數據擰巴、股權激勵錯亂、研發投入吝嗇。...
《電鰻財經》文/高偉
近期,晶盛機電拆分子公司浙江美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美晶新材)IPO進入已問詢階段。美晶新材計劃闖關創業板,擬募資15億元,目標估值150億元。
《電鰻財經》經調查研究發現,公司此次IPO招股書還存在很多疑點,人們關注的焦點是財務數據擰巴、股權激勵錯亂、研發投入吝嗇。
現金流與凈利潤走向兩極
美晶新材涉嫌為上市圈錢而美化業績,存在高利潤與低現金之間的矛盾,利潤很多,現金卻很少。
2020年,美晶新材營收4300多萬元,凈利潤-330多萬元,凈資產-430多萬元。2021年開始絕地反彈,營收大概1.7億元,凈利潤1500多萬元。2022年,營收翻了6倍達到10.7億元,凈利潤也高達3億元。今年一季度,營收高達5.4億元,超過了去年全年的半壁江山,凈利潤更是飆到2.5億元,凈利潤率高達46%。
可以說,在報告期內,公司凈利潤一派繁榮;與之相反,公司現金流捉襟見肘,依靠舉債度日。三大現金流中,2020-2022年,經營現金流、投資現金流都是負數,只有籌資現金流為正。比如,在凈利潤高達3億元的2022年,經營現金流凈額卻是-1.4億元。
專業人士表示,在財務三張表中,利潤表是按照權責發生制編制的,最容易被美化,而按照收付實現制編制的現金流量表人為調整的難度較高,更具說服力。當現金與利潤相背離時,一般來說有兩種原因,一是因為公司處于擴張期,現金投入多,這是正常現象;二是因為公司在做一些過度利潤管理的操作,這是違規甚至是違法的行為。
對于美晶新材的現金與利潤背離,人們更多想到的是控股股東晶盛機電當年上市涉嫌美化業績的操作,就更加重了人們對美晶新材的擔憂。
2012年5月11日登陸深交所創業板的晶盛機電,上市前同樣業績高速增長,更讓人記憶深刻的是晶盛機電的“誤導性報告事件”。晶盛機電IPO主承銷商在晶盛機電上市前夕發布的投價報告,夸大了晶盛機電在手未完成合同訂單量、產品開發的進度,按照流程,投價報告需經上市公司確認才對外發布,而晶盛機電卻在上市后才發布公告澄清投價報告的錯誤,存在與主承銷商合謀抬高發行價的嫌疑。
《電鰻財經》還注意到,由于經營現金流持續低于凈利潤,公司自2020年以來從未進行分紅。
股權激勵的是母公司員工
美晶新材是晶盛機電(300316.SZ)控股子公司,晶盛機電直接持有美晶新材57.84%股份,為控股股東。晶盛機電又由晶盛投資直接持股47.42%。股權穿透后,晶盛機電董事長、晶盛投資董事曹建偉,邱敏秀及其一致行動人何俊、何潔,合計控制美晶新材62.81%的股份及相應表決權,曹建偉和邱敏秀為美晶新材實際控制人。
晶盛機電近三年半時間,晶盛機電累計實現凈利潤77億元,也給拆分美晶新材上市創造了條件。
杭州勇晟是接受晶盛機電實施期權激勵而成立的平臺,合伙人包括美晶新材的核心經營團隊,及晶盛機電下屬企業慧翔電液的員工劉黎明。按約定完成2018年-2020年業績考核后,晶盛機電將340萬元注冊資本,以190萬元轉讓給個杭州勇晟,作為激勵價格為0.56元/注冊資本。
目前,美晶新材董事長、總經理周勇在杭州勇晟的出資比例為45.31%,董事、副總經理吳偉華出資比例為33.51%,銷售總監王春來、制造經理王洋洋、研發經理陶飛的出資比例分別為4.41%、3.92%、1.96%,慧翔電液總經理劉黎明出資比例10.88%。按照上市估值150億計算,杭州勇晟所持股權價值40.23億元,上述6人中,除了陶飛,其他5人均手握上億財富,周勇、吳偉華手中的股權價值分別達到18億元、13億元。
研發能力弱且投入吝嗇
招股書顯示,美晶新材主要從事石英坩堝研發、生產和銷售。美晶新材的發明專利僅有4項,且3項為繼受取得,4項全部是2018年以后取得,兩項為2022年取得。2017年底成立的美晶新材,發明專利很少且時間較短,所稱“長時間技術沉淀”的依據還存有疑問。另外,美晶新材的研發費用也低于另一家石英坩堝龍頭歐晶科技。
資料顯示,歐晶科技成立于2011年4月,2020-2022年,歐晶科技的研發費用分別為0.22億元、0.3億元、0.45億元,而美晶新材的研發費用分別為0.03億元、0.09億元、0.39億元。研發支出不斷增長,但研發費用率逐年下降,分別為7.22%、5.10%、3.62%,主要原因為報告期內美晶新材業務規??焖贁U張,特別是2022年之后營業收入規模較大,使得研發費用率走低。2021年和2022年,其研發費用率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并且差距有所拉大。
美晶新材研發費用主要由直接材料和人員人工費用構成。截至2023年3月31日,美晶新材共有64名研發人員,占公司總員工的11.35%,其中核心技術人員6人,分別為吳偉華、方志遠、陶飛、高雨、李連仲、王洋洋。除李連仲外,其余5人通過員工持股平臺,分別間接持有美晶新材9.99%、0.08%、0.58%、0.04%、1.17%股份,不過報告期內,美晶新材未進行現金分紅。李連仲1995年出生,2018年6月-2022年12月為晶盛機電研發工程師,2023年1月加入美晶新材,任研發工程師。
整體來看,美晶新材IPO看著有些糾結,公司財務數據擰巴、股權激勵錯亂、研發投入吝嗇,需要給市場一個清晰的解釋。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