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4 19:48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電鰻號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保薦機構在承接IPO項目時必須更加審慎,對企業的財務狀況、業務模式、市場前景進行全面細致的評估。這不僅關系到保薦機構的聲譽,更直接影響到投資者的利益...
《電鰻財經》電鰻號/文
近日,東莞市思索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思索技術”)向交易所撤回了首發上市申請文件。值得關注的是,深交所于2023年12月28日受理的思索技術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文件,但2024 年 1 月 26 日,思索技術就向交易所撤回了相關文件,從交易所披露公司招股書到撤回文件僅僅經歷29天。另據媒體統計,2024年以來已有超過50家企業撤回申報上市文件。
《電鰻財經》從相關人士了解到,IPO企業大規模撤回文件,與證監會對新股發行持續的高壓政策密不可分,在眾多撤回IPO申請的企業中存在財務數據不夠亮眼、商業模式未經市場驗證或內部管理不規范等諸多問題。
另一方面,在證監會加強現場檢查、加大問詢力度、持續現場督導、加大欺詐發行懲處力度等“組合拳”下,保薦機構在承接IPO項目時必須更加審慎,對企業的財務狀況、業務模式、市場前景進行全面細致的評估。這不僅關系到保薦機構的聲譽,更直接影響到投資者的利益。因此,保薦機構需要提高自身的專業判斷能力,確保保薦的每一個項目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的優質企業。
擬IPO企業面對市場壓力時不能過于急躁,速度固然重要,但質量更是關鍵。企業不應為了追求快速上市而忽視對自身問題的深入挖掘和整改。無論企業、保薦機構還是監管機構,都需要確保每一步堅實可靠,共同努力營造健康的新股發行環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