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4 09:03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高偉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珈創生物的解釋,公司面臨的市場環境發生了變化。2023年,生物醫藥行業融資環境疲軟,行業融資緊縮。以創新為驅動的生物醫藥產業高度依賴資金支持,從而影響珈創生物客戶...
????????《電鰻財經》文/高偉
????????9月27日,根據北交所審核項目動態,武漢珈創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珈創生物”)IPO審核狀態為“中止”,與此同時,公司還對交易所的審核問詢函進行了回復。
????????繼2021年4月折戟科創板、2022年12月撤單創業板后,在新三板掛牌將近一年之際,珈創生物啟動了北交所上市程序。四年內,相繼轉戰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三大交易所,珈創生物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堪稱“IPO釘子戶”。
????????對于此次北交所IPO,目前也充滿不少變數。
????????持續盈利竟然如此困難
????????從招股書和歷年財務數據來看,持續盈利能力或將成為珈創生物IPO之旅最大的攔路虎。2021年4月末,珈創生物的科創板IPO申請上會被否。這一年,恰恰是公司盈利的巔峰期。
????????數據顯示,2019年—2023年,珈創生物營收分別為6811萬、7992萬、1.29億、1.46億、1.32億;歸母凈利潤2808萬、3859萬、6578萬、6470萬、4662萬;扣非凈利潤3263萬、3670萬、6319萬、6060萬、4321萬。
????????從凈利潤來看,珈創生物已經持續兩年下降,尤其是在2023年,珈創生物的盈利同比縮水高達27.94%。這對于一家擬上市公司來說,是大忌。
????????據珈創生物的解釋,公司面臨的市場環境發生了變化。2023年,生物醫藥行業融資環境疲軟,行業融資緊縮。以創新為驅動的生物醫藥產業高度依賴資金支持,從而影響珈創生物客戶研發項目推進。因此,為了強化市場競爭力、鞏固市場份額、提高客戶服務水平,珈創生物對檢測服務降價銷售。檢測服務價格下調是2023年業績下滑的主要因素。
????????招股書顯示,2023年,公司核心業務細胞檢定單位檢項收入6045.53元/次,較2022年(7443.95元/次)同比下降18.79%。
????????數據還顯示,2019年—2023年,珈創生物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73.57%、75.62%、78.38%、74.16%、64.79%。自2021年開始,公司毛利率逐年下降,2023年更是驟降約10個百分點。2024年,珈創生物的業績下滑勢頭仍在延續,今年一季度,珈創生物營收、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604萬元、840.2萬元,同比分別下降10.01%、22.50%;毛利率更是進一步下跌至60.12%。
????????在7月份的北交所問詢中,同樣聚焦“業績下滑風險”上,要求公司說明在下游客戶行業融資緊張、研發項目推進緩慢情況下報告期內細胞檢定業務檢項數量持續增長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與下游市場需求變動趨勢相匹配等。在9月26日的問詢回復中,公司稱:報告期內,公司折舊攤銷、人工成本持續增長,毛利率持續下降。
????????“業務結構單一”如何改變
????????招股書顯示,目前,珈創生物業務主要集中在細胞檢定、病毒清除工藝驗證兩大塊。但實際上,細胞檢定業務為重中之重,近年來營收占比均在90%以上。此外,還有少量的檢測試劑盒、培訓及其他業務,但皆為2023年新增業務,且營收占比都不足1%。
????????數據顯示,2021年—2023年,珈創生物細胞檢定業務的營收分別為1.20億元、1.36億元、1.19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92.45%、93.19%、90.40%;病毒清除工藝驗證業務營收占比分別為7.55%、6.81%、8.57%。早在2020年首次申報科創板IPO時,珈創生物就在招股書明確表示“公司業務單一,嚴重依賴細胞檢定業務”。四年過去了,珈創生物“業務結構單一”的局面依然沒有發生改變。
????????公司在最新的招股書中表示“短期內無法改變公司業務結構相對單一、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并會對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其實,“業務結構單一”的不利影響在2023年就已經體現。2020年、2021年,國內醫療健康領域呈現瘋狂態勢,大量資金涌入生物醫藥領域。但2022年開始,醫療投融資熱潮退去,國內生物醫藥行業進入相對“貧血”狀態。反映到財務數據上,2023年,公司高度依賴的細胞檢定業務創收1.20億,同比下滑12.62%。
????????今后,“業務結構單一”如何改變?
????????募投項目真有必要
????????據招股書,公司本次發行擬募集資金15,000.00 萬元,其中業務優化與產能擴建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10,000.00 萬元,主要包括設備購置費4,500.00萬元、場地裝修費2,500.00 萬元、系統開發與認證費用2,000萬元;創新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3,000.00萬元,主要包括設備購置費2,273.92萬元、場地裝修費500萬元;營銷網絡建設擬投入募集資金2,000萬元,主要包括人員相關費604.80 萬元、設備購置費531.00 萬元、軟件購置費333.80萬元。
????????決定公司的產能即實驗室檢測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專業人才數量、與檢測實驗相匹配的經營場所場地規模、檢測設備數量等,發行人選取生物安全柜的數量和最大檢測能力作為估算產能的基礎數據,報告期內發行人生物安全柜的數量分別為46臺、46臺和58臺,檢測數量分別為18,556 次、19,073 次和20,443 次,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4.35%、86.70%、73.80%。
????????在產能利用率的準確性方面,北交所要求公司補充披露發行人檢測試劑盒產品的產能、產量、銷量情況,說明生物安全柜最大檢測能力的計算過程及依據。
????????在募投項目的內容、必要性與可行性方面,要求公司說明業務優化與產能擴建項目擬提供服務的種類及新增產能,特別是病毒清除工藝驗證服務新增產能情況,是否擬提供現有檢測類別、檢測項目之外的其他服務項目,新增產能的計算方式與前述報告期內產能的計算方式是否相同,新服務項目與發行人現有產品服務之間的聯系與區別。要求公司進一步分析說明本次募集資金規模及各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金額的合理性。
????????《電鰻財經》將持續關注“釘子戶”珈創生物IPO進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