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8 13:30 | 來源:華夏時報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日,香雪制藥及公司實控人王永輝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同日,其財務總監也突然官宣離職。
(來源:企業公告)
剛經歷了股價暴漲的老牌中藥企業香雪制藥(8.360,0.07,0.84%)(維權),又陷入了新的危機之中。
近日,香雪制藥及公司實控人王永輝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同日,其財務總監也突然官宣離職。
王永輝是香雪制藥的創立者和掌舵人,靠著一股敢于冒險的精神和執著勁兒,王永輝曾帶領香雪制藥打下了中藥行業的半壁江山,在2014年業績高點實現凈利1.97億元。不過,此后,香雪制藥盈利能力開始走低,2021年以來,公司凈利潤已經連續虧損三年,2024年中期依然沒有扭虧。
不僅如此,香雪制藥還因大舉擴張并購等原因而陷入多起重大訴訟,被法院強制執行金額計超過10億元。香雪制藥控股股東廣州市昆侖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的公司股票也已被全部凍結。
此次,香雪制藥被證監會立案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同今年7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同意香雪生命科學的TAEST16001注射液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名單,其股價因TCR-T細胞治療概念大漲有直接關系。
對于香雪制藥及王永輝信披違規具體涉及什么事項,公告中沒有進行說明。市場上關于香雪制藥被證監會立案的原因,有著多種猜測,包括與此前的股價暴漲以及被法院執行的案件或沒有及時公布等有關。對此,《華夏時報》記者聯系采訪香雪制藥,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靈魂人物身陷風波
王永輝自1997年創立香雪制藥,雖然他并非出身于中藥世家,但他既執著又敢于創新的精神,在國內一眾中藥企業的掌舵人中特立獨行,香雪制藥是第一家提出中成藥指紋圖譜質控技術并應用在產品中的藥企;是第一家走出國門進入英國劍橋大學成立香雪劍橋中藥研究中心的民營企業。
10年前,老牌中藥企業們已經意識到“躺賺”的時代終將成為過去,紛紛開始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王永輝一邊讓香雪制藥也在“大健康”上做文章,一邊又另辟蹊徑,一腳踏入了與中藥主業毫不相干的非常超前的生物創新藥和細胞療法領域。
2013年,王永輝與全球TCR-T療法界頂級科學家李懿會面,雙方很快敲定合作在香雪制藥內部成立了生命科學研究中心,并組建了研發團隊,由此踏上了TCR-T療法研發及應用轉化的征途。由此,王永輝讓一家中藥企業成為了國內進入TCR-T治療賽道最早的藥企。這場豪賭,王永輝對醫藥的癡狂與大膽可見一斑。
2024年7月30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同意香雪生命科學的TAEST16001注射液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名單,標志著該產品作為中國第一個IND獲批開展臨床試驗的TCR-T細胞治療新藥取得重大突破,可加快關鍵性臨床試驗和附條件批準上市的進程,有望成為中國第一款上市的TCR-T細胞治療藥物。
上述消息一出,香雪制藥股價在九個交易日連續漲幅超過210%。盡管香雪制藥連發三個股價異動公告,做出公司最近三年及一期經營業績連續虧損、控股股東高比例股權質押以及被司法凍結等風險提示,但這并未減弱投資者的熱情。
“此次香雪制藥和實控人被證監會立案可能與股票異動有關。”一位長期關注醫藥股的投資人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據香雪制藥公告,香雪制藥及公司實際控制人王永輝于 2024 年 9 月 30 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中國證監會”) 下發的《立案告知書》(編號:證監會立案字 0062024028 號、編號:證監會立案 字 0062024029 號)。公司及王永輝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及王永輝立案。
(來源:企業公告)
公告王永輝遭立案調查同日,香雪制藥同步披露, 公司董事、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副總經理、財務總監朱維彬于近日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董事、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副總經理、財務總監職務,原定任期至公司第九屆董事會屆滿之日止。其辭職后不再擔任公司及子公司任何職務。
香雪制藥稱,朱維彬辭職,不會導致公司董事會人數低于法定人數,亦不會影響董事會正常運作和公司正常的生產經營。
此前,今年8月2日,香雪制藥公告,公司證券事務代表林振邦因個人原因辭職,辭職后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辭職報告自送達公司董事會之日起生效。截至目前,該公司暫未選出新的證券事務代表。
靈魂人物被立案,高管層動蕩,香雪制藥公告中強調,目前,公司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均正常開展。立案調查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的各項調查工作,并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靠什么挽救業績頹勢?
香雪制藥首創的國家級新藥抗病毒口服液是王永輝的一個力作。2008年,“香雪”商標入選中國馳名商標,抗病毒口服液很快在感冒藥市場成為佼佼者。之后,抗病毒口服液又憑借良好的市場反饋,讓香雪制藥在非典期間一戰成名,并登上“福布斯中國潛力100”榜單。2010年,王永輝當選廣東十大經濟風云人物,同年,香雪制藥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上市之初,香雪制藥一路發展順暢。2010年至2014年,營收凈利連續增長,2013年和2014年,香雪制藥的營收和凈利增速迎來歷史高點,2013年凈利潤同比增長48%,次年繼續保持增長24%,憑借多個拳頭產品奠定了其中醫藥龍頭企業地位,甚至贏得了中藥界 “北以嶺,南香雪”的美譽。
然而,2015年,香雪制藥的業績出現了波動。2016年,香雪制藥業績轉入下滑,凈利潤同比上年下降62.76%,扣非凈利潤更是同比下降89.35%。對此,香雪制藥年報中的說法是,報告期內公司因中成藥業務經營模式調整和消化渠道庫存等因素的影響,中成藥板塊收入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導致公司2016年經營結果出現較大幅度下降。
不過,有業內人士卻提出王永輝的商業版圖擴張過于激進,不理性投資行為帶來了 “后遺癥”。
2016年,香雪制藥先是一口氣拿下德昌制藥、創美藥業、天濟中藥等7家公司。同年,香雪制藥還涉足房地產,斥資15.73億計劃收購廣東啟德酒店有限公司旗(金麒麟分析師)下生物島AH0915002地塊1號、2號土地使用權與上蓋建筑及其配套物業等整體資產(即“生物島項目”)。
結果,生物島項目成了香雪制藥最大的“雷”。香雪制藥與控股股東昆侖投資,借助子公司協和精準將此項目左手倒右手,這也讓會計師無法對香雪制藥部分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余額的準確性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也無法確定是否存在與之相關的關聯方資金占用情形。
香雪制藥也不得不對2021年年初數、2021年度、2022年度財務報表及2023年1至3季報中涉及生物島相關的在建工程、固定資產、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等報表項目進行了差錯更正。
即便如此,5月16日,香雪制藥還是收到了來自深交所的年報問詢函。在問詢函中,深交所重點問詢了公司此前調整的生物島相關會計項目,要求公司說明相關非工程款項的支付時間、收款方、最終支付流向及用途等,明確是否屬于控股股東通過虛增在建工程虛增上市公司債務的情形,相關款項是否存在流向公司上游供應商或下游經銷商等其他客戶的情形。
“上市公司被并購拖垮的例子不在少數。”一位不具名的湖南某上市公司前高管向本報記者表示,脫離主業的并購擴張,不僅會給上市公司帶來資金壓力和商譽風險,而且還可能產生不必要的資產糾紛。
據同花順(205.000,24.33,13.47%)iFinD數據,2019—2023年,香雪的資產負債率不斷推高,分別為51.4%、65.16%、65.79%、68.50%、72.06%,遠高出中藥行業30%左右的資產負債率平均水準。
為了回籠資金,近兩年來,香雪制藥開始“甩賣”資產,包括天濟藥業、兆陽生物、香雪生物、香雪亞洲飲料、九極日用保健品等子公司已被賣掉。
(來源:WIND)
然而,這也難以挽救香雪制藥的業績,財報數據顯示,2021—2023年,香雪制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77億元,-5.3億元和-3.89億元,三年累計虧損超過15億元,2024年上半年依然沒有扭虧,凈利潤仍為-6599.33萬元。
不僅如此,香雪制藥8月8日公告顯示,香雪制藥及其子公司正面臨多起重大訴訟,這些案件已被法院強制執行,累計執行金額超過10億元。此外,香雪制藥控股股東廣州市昆侖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的公司股票幾乎全部被質押,比例高達96.73%,并且所有持股已被凍結,且存在因對公司與廣州高新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高新區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廣州開發區人才教育工作集團有限公司等項目合作和融資事項承擔了連帶責任保證,被動牽涉金額較大的訴訟案件。
這一次,王永輝拿什么來力挽狂瀾,成為香雪制藥業績走出低谷所面臨的迫切問題。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