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2 09:37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尹秋彤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除了IPO前股權套現,夏曉兵還通過珈創咨詢、佐手邊與珈創生物存在資金拆借,這也暴露出珈創生物財務內控不足的問題。......
????????《電鰻財經》文/尹秋彤
????????今年6月27日,武漢珈創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珈創生物)的IPO申請獲得北交所受理,這已經是珈創生物第三次申報IPO了。早在2020年12月18日,珈創生物申報科創板,2021年4月29日上會遭否;2022年6月8日,公司轉道創業板,卻在當年11月23日主動撤材料。四年內,相繼轉戰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三大交易所。
????????然而,9月26日,根據北交所審核項目動態,武漢珈創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珈創生物”)IPO審核狀態為“中止”,與此同時,公司還對交易所的審核問詢函進行了回復。
????????資金鏈危機漸顯
????????報告期各期,珈創生物應收賬款余額逐年增加,壞賬風險大幅增長。報告期各期末,其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 0.00 元、146.19萬元、1426.00萬元;應收賬款壞賬準備余額分別為 0.00 元、7.31萬元、73.39萬元。2023年,應收款規模和壞賬準備同比擴大了9倍。截至2024年5月末,1426萬元的應收賬款中有超過3成尚未回款。
????????與此同時,珈創生物存貨出現減值跡象,經營性現金流持續萎縮。2023年珈創生物首度計提存貨減值損失46.74萬元。報告期各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9068.96萬元、6409.27萬元、4135.25萬元,連續大幅縮減。
????????珈創生物表示,生物制品行業是我國大力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度依賴資金支持,但2023年生物醫藥行業融資環境疲軟,行業融資緊縮,影響公司客戶研發項目推進。若未來生物醫藥行業融資持續萎縮,將可能造成公司客單價持續下降、部分貨款可能回收困難等狀況,導致上市后經營業績下滑的風險。
????????如果此次IPO再次失敗,珈創生物將何去何從?
????????“一股獨大”IPO前集中分紅
????????招股書顯示,該公司建立初期由鄭從義、肖庚富、夏曉兵、陳向東、伍曉雄共同以貨幣出資設立,設立時注冊資本為 100 萬元。目前,公司的控股股東為鄭從義。其通過直接和間接持有公司50.20%的股份,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其他股東包括夏曉兵、伍曉雄、陳向紅、莫忠息、張運平,及投資機構達晨創通和達晨創元。其中,莫忠息是鄭從義配偶的妹妹的配偶(連襟關系),莫忠息在公司持股比例為 2.40%。達晨創通與達晨創元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均為深圳市達晨財智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達晨創通在公司持股比例為 11.47%,達晨創元在公司持股比例為1.47%。
????????業內人士稱,股權集中、" 一股獨大 " 被視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絆腳石。特別是在民營企業中,如果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某一自然人或者家族,公司治理結構弱點將更加突出。如此一來,怎能保護普通投資者利益 ? 會否有利益輸送行為發生 ?
????????進一步觀察,珈創生物在報告期內公司三次分紅累計6000萬元,其中2021年分紅2500萬元,2022年分紅2000萬元,2023年分紅1500萬元。由此推算,鄭從義獲得超過3000萬元的分紅款。在2024年9月26日的回復函中,董事長、實際控制人鄭從義分紅資金及其用途方面,既有轉給配偶購買理財產品,也有借款給侄子用于裝修,還有轉給境外求學的女兒作為生活費等等。
????????而總經理夏曉兵也忙著套現,2019年10月9日向達晨創通、達晨創元各轉讓了1.47%股份,轉讓價款均為500萬元,單價306.00元/股,合計套現1000萬元。2015年8月至今,擔任公司董事、總經理,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目前持股比例8.72%。深交所也要求說明夏曉兵在發行人前次申報前減少持股的原因與合理性。
????????除了IPO前股權套現,夏曉兵還通過珈創咨詢、佐手邊與珈創生物存在資金拆借,這也暴露出珈創生物財務內控不足的問題。
????????研發費用疑被突擊修改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珈創生物研發費用金額分別為201.60萬元、272.09萬元、456.03萬元和508.06萬元,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0.14%、5.54%、6.70%和6.36%。2017年至2020年,公司研發費用金額合計為1060.51萬元,同期公司營業收入為1.62億元,研發費用占總營業收入比例為6.56%。2020年508.06萬元研發費用中,職工薪酬254.75萬元,占研發費用比重達到了50.14%。
????????而對比2020年上半年數據,卻發現了令人費解的地方。
????????舊版招股書顯示,珈創生物2020年上半年130.79萬元研發費用中,職工薪酬83.2萬元。依據珈創生物當時14名研發人員計算,平均每位研發人員工資僅5.94萬元,而僅僅過了半年時間,職工薪酬就猛增了差不多三倍,平均每個研發人員的工資暴漲到了18.19萬元。這種數據變動的合理性有待商榷。
????????業內人士稱,據此分析,珈創生物有可能在下半年為員工進行了大額分紅,或者說這其中存在突擊涂改財務報表,財務造假的情況。
????????在7月份的監管問詢中,要求公司說明在比較可比公司工資水平時剔除銷售或研發人員工資薪酬水平較高的貝瑞基因和南京新百的合理性,是否存在體外發放工資的情況等。
????????9月26日,公司在對交易所的問詢回復函中稱,報告期內,公司重視持續研發,在綜合考慮研發項目的開展計劃、項目數量以及當年公司經營情況下,合理持續地進行研發投入。并且,公司承認,研究院存在從事非研發活動的情形 ,當市場部獲取到訂單,檢測部門無法承接時,研究院會對此類訂單進行評估并承接。 報告期內,研究院從事非研發活動產生收入的金額分別為10.10萬元、35.79萬元和138.37萬元。
????????實際上,公司“硬科技”獨立性存疑,公司與武漢大學剪不斷的關系也曾為珈創生物闖關IPO的絆腳石。在前兩次申報中,珈創生物與武漢大學的關系是滬深兩所問詢的重點,包括核心技術的獨立性、依賴性,公司治理的獨立性,其科創板定位和創業板定位分別被上交所和深交所質疑。
????????《電鰻財經》將持續跟蹤報道珈創生物IPO。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