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0 14:09 | 來源:新浪證券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威易發是一家十分袖珍的企業,營收規模剛剛過1億元,應收款占營收的7成左右,可公司毛利率卻顯著高于同行可比公司,但給出的理由卻不能完全釋疑。此外,公司新三板年報公...
12月26日晚間,無錫威易發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威易發”)公開了招股書申報稿,擬在北交所上市。
威易發是一家十分袖珍的企業,營收規模剛剛過1億元,應收款占營收的7成左右,可公司毛利率卻顯著高于同行可比公司,但給出的理由卻不能完全釋疑。此外,公司新三板年報公布的大客戶、供應商數據與招股書披露的數據多處“打架”,公司財務數據的真實性有待檢驗。
威易發是典型的“一家獨大”的企業,三位實控人合計控制公司99.28%的表決權。報告期內,實控人曾出現資金占用的情形,掛牌新三板報告期間還出現無真實交易背景票據融資,公司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十分值得關注。
業績暴增遠超同行 毛利率顯著偏高難釋疑
招股書顯示,威易發主營業務為金屬密封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為金屬密封環,可應用于渦輪增壓器、氫燃料電池空氣壓縮機、電動離心壓縮機、燃輪機及工業閥門等設備。
2019-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威易發分別實現營業收入0.25億元、0.36億元、0.52億元、0.64億元、1.06億元、1.0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11%、44.7%、44.22%、23.64%、65.4%、32.65%;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0.07億元、0.16億元、0.23億元、0.28億元、0.46億元、0.5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11%、138.46%、60.83%、16.39%、67.78%、56.07%。
不難看出,威易發最近五年的業績連續暴增,營收5年增長了322%,凈利潤5年增長了610%,這顯著高于同行可比公司。招股書中,威易發將密封科技(19.320,-0.40,-2.03%)、寶驊股份、中密控股(39.300,-2.50,-5.98%)三家公司作為可比公司。
wind顯示,中密控股、密封科技、寶驊股份、三家公司2023年的營收較2019年增長的幅度分別為54.15%、28.26%、115.91%;2023年歸母凈利潤較2019年的增速分別為56.98%、-7.39%、184.31%,皆顯著低于威易發同期的營收增速322%、凈利潤增速610%。
威易發的毛利率也顯著高于同行可比公司。2021-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威易發的毛利率分別為67.64%、66.05%、67.54%和 68.88%,2022年及以后在同行可比公司中最高,三家同行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別為56.12%、48.1%、46.31%、45.56%。
來源:招股書
威易發的毛利率不僅畸高,而且波動趨勢與同行公司不一致,同行可比公司的毛利率整體上呈下降趨勢,而威易發一直保持在高位。2019年,威易發的毛利率僅高于同行均值11個百分點,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威易發的毛利率高出20個百分點以上。
威易發解釋稱,公司毛利率高主要是因為細分市場競爭環境不同、產品占客戶成本小議價空間大、公司產品生產成本較低成本優勢明顯。
威易發給出的解釋有一定合理性,但“產品占客戶成本小議價空間大”這個理由有些模糊,其表述如下“可比公司銷售的密封墊片、密封板材、密封填料及其他機械密封件等,因材料價格、產品體積和產品復雜程度等原因,產品單價高占客戶成本比例大。公司金屬密封環產品的單價相對較低,其產品在整機成本中所占比例極小……公司在與客戶協商定價時議價空間相對更大”。威易發的解釋是在表明公司產品單價可高可低的基礎在于議價?議價空間大與毛利率高是否有很大的關聯?
事實上,威易發對客戶的議價能力有待商榷,一個表現是公司居高不下的應收賬款。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及應收款項融資合計金額分別為3060.07萬元、4254.63萬元、7462.46萬元和7764.04萬元,逐年升高,占當期流動資產 比例分別為 49.79%、67.63%、60.78%和 52.19%。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威易發的應收款項及應收賬款融資額占當期營收的比例分別為70.75%、76.8%。
有財務人士認為,業績增速及盈利能力顯著高于同行,是十分值得關注的預警信號,需要結合公司其他信息綜合判斷業績的真實性。
大客戶、供應商數據“打架”拷問業績真實性
招股書顯示,威易發的主要客戶是渦輪增壓器制造企業。報告期內,公司對前五大客戶的 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64.86%、53.56%、52.06%和51.52%,占比較高。
頗值一提的是,威易發招股書中對大客戶、供應商的采銷數據與新三板年報中的數據有很大出入,這能從側面驗證公司業績暴增、遠超同行的業績增速及高毛利率的真實性。
招股書顯示,威易發2021年第一大客戶是長城汽車(26.440,0.04,0.15%)集團,銷售金額是1017.34萬元,占公司當年總收入的19.74%。而公司新三板年報披露的數據是,2021年的第一大客戶是蜂巢蔚領動力科技(江蘇)有限公司(長城汽車旗下),銷售金額是687.95萬元;第五大客戶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定興分公司的銷售金額為442.19萬元,二者合計1130.14萬元,比招股書多了近113萬元。
來源:招股書
來源:威易發新三板2021年年報
招股書顯示,威易發2021年對第四大客戶丹東臨港產業園區和本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的銷售收入為470.99萬元,而新三板年報中披露的數據是540.92萬元,相差50萬元。此外,威易發對江蘇毅合捷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銷售金額也出現了兩個版本,招股書是510.29萬元,新三板年報的數據是524.46萬元,二者相差14萬元。
威易發的供應商數據也存在很多前后矛盾的情況。如2021年度第三大供應商永井金屬制品(上海)有限公司,招股書顯示的采購數據為736206.19元,新三板年報的數據為831913.00元,相差近10萬元。
又如威易發招股書披露的2021年第二大供應商卡彭特(上海)貿易有限公司、第四大供應商上海迅志圖像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迅志),兩家公司竟然沒有出現在威易發新三板2021年年報披露的前五大供應商之列。
實控人“一股獨大” 內控問題頻發
招股書顯示,威易發的實際控制人為王征豫、蔣紅亮、劉立璞三人,三人共同控制公司99.28%的表決權,屬于典型的“一股獨大”。
A股上市公司中,實控人“一股獨大”的企業往往會出現掏空上市公司、利益輸送、財務造假等損害中小投資者的違法違規問題,若要杜絕這種問題,根本上要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及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
然而,威易發內控問題頻發。報告期內,公司實際控制人王征豫、蔣紅亮、劉立璞存在資金占用的情形,占用金額高達數百萬元。因資金占用事項,威易發及相關人員存在被全國股轉公司采取口頭警示的監管措施。
此外,威易發報告期內還存在使用個人卡結算等財務內控不規范的問題。在掛牌新三板的報告期內,2016年-2018年,威易發存在無真實交易背景票據融資的問題,涉及金額高達550萬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