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3 15:18 | 來源:長江商報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1月10日,廣汽集團發布業績預告,2024年,公司預計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下稱“歸母凈利潤”)為8億到12億元,同比減少72.91%到81.94%;預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
2024年的汽車市場,內卷之下硝煙彌漫。知名大型股份制汽車企業集團廣汽集團(601238.SH)表現不佳。
1月10日,廣汽集團發布業績預告,2024年,公司預計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下稱“歸母凈利潤”)為8億到12億元,同比減少72.91%到81.94%;預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下稱“扣非凈利潤”)為虧損33億到47億元。這是廣汽集團自2012年登陸A股市場以來的首次年度虧損。
2024年,廣汽集團經營業績大幅下滑,除了汽車銷量減少,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即投入較大。公司披露,為應對市場競爭,公司及投資企業追加銷售補貼等商務政策的投入約180億元。
如何突圍?廣汽集團公告,與華為建立GH公司,將打造新汽車品牌。
投入180億應對競爭銷量仍降
在2024年的汽車市場競爭中,重要參與者廣汽集團屬于失敗者。
根據最新發布的業績預告,2024年,廣汽集團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8億至12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約32.29億到36.29億,同比減少72.91%到81.94%。預計扣非凈利潤為-33億到-47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約68.73億到82.73億元,同比減少192.37%到231.56%。
對于廣汽集團而言,如此大幅度滑坡,是前所未有的。自2012年登陸A股市場以來,公司的扣非凈利潤從未出現過年度虧損。
對此,廣汽集團稱,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因素影響。第一,受汽車行業價格內卷、競爭格局劇變等因素影響,汽車銷量減少;第二,為應對市場競爭,公司及投資企業追加銷售補貼等商務政策的投入約180億元,綜合導致利潤下降。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非經常性損益為19.90億元,同比增加15.03億元。公司表示,轉讓部分參股公司股權,股權轉讓收益和參股公司估值變化,以及收到的政府補助等,導致非經常性損益同比有所上升。
出人意料的是,廣汽集團的商務政策投入180億元,以用于銷售補貼,并未換來汽車銷量增長。
根據此前披露的產銷快報,2024年12月,廣汽集團汽車銷量28.32萬輛,同比增長9.30%;全年銷量200.31萬輛,較上年同期的250.50萬輛,減少約50.19萬輛,同比減少20.04%。具體而言,2024年,廣汽本田累計銷量47.06萬輛,同比下滑26.52%;廣汽豐田累計銷量73.8萬輛,同比下滑22.32%;廣汽埃安累計銷量37.49萬輛,同比下滑21.9%;廣汽傳祺累計銷量為41.46萬輛,同比增長1.99%。
作為新能源汽車品牌,2024年,廣汽埃安的銷量目標為70萬輛,實際完成率約為53.55%,剛剛過半。
應對市場競爭,廣汽集團投入了180億元,汽車銷量仍然大幅下滑,讓人有些意外。
推動自主品牌做大做強
廣汽集團業績下滑,市場已有預期,只是沒有想到下滑幅度如此之大。
2025年,中國的汽車市場走勢如何?近日,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表示,新能源汽車規模呈現爆發式增長,單車批量大幅增大,單車成本明顯下降,且頭部的競爭格局仍未穩定。因此,在這種高增長的市場中,2025年“價格戰”仍將延續,并且將極其猛烈。
在這種形勢下,廣汽集團的應對策略是重點發力自主品牌。2024年11月,廣汽集團正式對自主品牌實施經營管控,新設部門將負責廣汽集團旗下自主品牌傳祺、埃安、昊鉑的大客戶業務,并統籌傳祺、埃安、昊鉑品牌市場營銷、整車銷售、渠道建設和售后服務、新媒體營銷等工作,總部整體搬遷至廣汽傳祺、廣汽埃安和廣汽研究院所處的番禺汽車城,聚焦一線。
廣汽集團宣布,2025年,將努力挑戰年度銷量增長15%的目標。到2027年,計劃實現自主品牌占集團總銷量60%以上,挑戰自主品牌銷量200萬輛。未來三年,自主品牌預計將推出22款全新車型,其中2025年將上市7款車型,全面覆蓋EV、PHEV和REV等所有主流新能源動力形式。
同時,廣汽集團還與華為等展開深度合作。
1月10日,廣汽集團公告稱,與華為共同建立GH公司,將打造新汽車品牌。GH項目公司注冊資本為15億元。廣汽集團計劃以項目公司為載體,與華為深度融合各自優勢,通過聯合定義和設計,在產品開發、營銷策略以及生態服務等多個領域展開全面合作,打造基于全新架構、技術領先的全新的汽車品牌,推出一系列智能化新車型產品。此外,廣汽埃安與小馬智行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進一步合作打造具備商業運營競爭力Robotaxi規模化量產車型,共同推動全無人Robotaxi量產商業化落地。
積極改革謀變,廣汽集團能否達到預期,市場會給出答案。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