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4 10:44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處罰原因來看,證券經紀業務是違規行為頻出的業務領域之一。今年以來已有多家券商因從業人員違規炒股而受到處罰,如湘財證券、國都證券、光大證券、中山證券等。其中,湘...
近期,監管頻繁“亮劍”券商機構違規行為。據記者初步統計,截至1月22日發稿時,今年以來已有浙商證券、招商證券、東吳證券等10多家券商或旗下營業部收到監管“罰單”。從涉及領域來看,經紀業務、投行業務成為券商違規的高發領域,此外還有部分違規行為涉及資管業務和衍生品領域。
從處罰原因來看,證券經紀業務是違規行為頻出的業務領域之一。今年以來已有多家券商因從業人員違規炒股而受到處罰,如湘財證券、國都證券、光大證券、中山證券等。其中,湘財證券前任總裁孫永祥因“老鼠倉”交易被罰。重慶證監局責令湘財證券前任總裁孫永祥依法處理非法持有的股票,合計罰沒1842.21萬元,并對其采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另外,因存在向非營銷崗人員下達營銷任務,以及向無基金從業資格人員下達基金銷售任務等情形,國盛證券景德鎮廣場南路營業部被江西證監局出具警示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投行業務亦是監管部門一直以來關注的重點。近日,東吳證券因涉及國美通訊、紫鑫藥業定增違規被重罰。根據相關公告,東吳證券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因在國美通訊、紫鑫藥業兩個非公開發行股票項目中未勤勉盡責,相關文件存在虛假記載,被證監會罰沒1336萬元,涉事人員也被處以警告和罰款,合計罰沒金額超1500萬元。
招商證券也因擔任已撤回IPO申請的深圳市飛速創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飛速創新”) 項目保薦機構而受到處罰。根據公告,深交所在現場督導發現,飛速創新與信息系統相關的內部控制存在缺陷,未能準確顯示前臺商城產品銷量、評論數據等信息。而且,飛速創新自2023年6月起才完整保存半年內的系統操作日志,問詢回復與實際情況不符。另外,飛速創新未對反結賬、反審核制定內部管理制度,具備財務系統操作權限的員工可以無須審批直接進行反結賬、反審核操作,這也反映出飛速創新財務系統相關內部控制存在缺陷,問詢回復與實際情況不符。因在相關環節執行不到位,作為項目保薦人的招商證券以及相關項目保薦代表人均被深交所采取書面警示的自律監管措施。
還有券商因投行業務內控不嚴而收到“罰單”。1月初,四川證監局公告對宏信證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宏信證券存在多項投行業務內控問題,包括投行內控體系和制度不健全、利益沖突審查流程不完善、質控部門對投行項目盡調底稿把關不嚴等。
此外,有券商機構因衍生品業務違規而受罰。浙商證券因場外衍生品業務被點名,其業務違規主要跟收益互換業務有關。浙江證監局表示,對該公司采取責令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的行政監管措施,三位相關人員被要求接受監管談話。
近年來,對于券商業務違規行為的監管不斷走深走實。證監會日前召開的2025年系統工作會議提出,著力提升監管執法效能和投資者保護水平。堅持懲、防、治并舉,進一步完善監管執法體制機制,補齊資本市場法治建設短板,強化科技賦能。突出依法監管、分類監管,快、準、狠打擊違法違規,既抓早、抓小、抓苗頭,更打大、打惡、打重點,提升監管執法的精準性。
在業內人士看來,證券行業“嚴監管”對于行業和資本市場發展都具有深遠意義。一方面,嚴厲打擊違規行為能夠有效規范市場秩序、維護市場公平性和透明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增強市場信心。另一方面,強化監管也有望促使券商加強內部管理和合規建設,提升執業質量,促進資本市場的穩定運行,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