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層力促回購增持專項貸高效落地 市場注入更多正能量
在當前全球經濟復蘇不確定性增加、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上市公司作為實體經濟的“基本盤”,其穩定性對整個資本市場至關重要。回購與增持是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東向市場傳...
監管行動不斷!中信證券分公司被“點名”
事實上,這并非是今年來中信證券首次被監管層“點名”。此前,中信證券已多次因類似問題被各地證監局采取行政監管措施。如此高頻率的監管行動,無疑為整個金融行業敲響了...
監管利劍高懸!多位券商原高管違規入股收罰單
11月4日,證監會發布的處罰決定書顯示,2018年7月25日,證券從業人員畢玉國與他人簽訂協議,協議約定向畢玉國轉讓某擬上市公司的部分股份。2018年8月,畢玉國出資金額轉賬至指...
祥生控股辟謠“總裁潛逃” 數字化時代如何預防虛假信息泛濫?
為一家曾經躋身千億級俱樂部的房地產企業,祥生控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初。經過多年的發展,該公司已成為涵蓋地產開發、小鎮開發及運營、商業開發及運營、建筑安...
圖南電子IPO卡殼真相:業績難維系 內控風險大 屢次被罰
近年來,圖南電子營收凈利雙雙呈現下滑趨勢。2020年—2022年,圖南電子分別實現營收1.94億元、1.81億元、1.78億元,歸母凈利潤4625.84萬元、4518.89萬元、4271.44萬元。對...
業績持續虧損、研發縮減 五一視界沖刺港交所IPO
招股書顯示,從2021年至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五一視界的虧損金額分別為1.46億元、1.90億元和8708萬元和6507萬元,同期該公司的研發開支分別為1.08億元、1.34億元和1....
西安奕材科創板IPO受理 擬募資49億元加速戰略布局
《電鰻財經》關注到,西安奕材的崛起,正值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重組的關鍵時期。近年來,隨著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對高性能計算芯片的需求激增,而作為芯片...
科隆新材即將登陸北交所 四大優勢造就橡塑新材領軍企業
科隆新材自1996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液壓組合密封件、液壓軟管等橡塑新材料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煤礦輔助運輸設備的整車設計、生產、銷售和維修。該公司的業務涵...
英思特IPO:預計2024年凈利增長不足1% 第三大股東出資來源受審核關注
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英思特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6.70億元、11.34億元、9.52億元,2022年及2023年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69.25%、-16.05%;同期凈利潤分別為1.28億元、1.9...
晨泰科技轉戰北交所IPO 上半年凈利潤3287萬元
《電鰻財經》關注到,2024年上半年,晨泰科技實現營業收入2.4億元,同比增長16.34%;同期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287萬元,同比增長15.82%。...
新政出臺! 融資租賃如何適應新監管環境
近期發布的相關政策及其配套文件,取消了一系列繁瑣的審批環節,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為更多社會資本進入融資租賃領域鋪平了道路。這一系列舉措,無疑為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
甬矽電子可轉債募資引關注 前三季度扣非凈利潤-2624萬元
甬矽電子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高端集成電路的研發與封測,特別是在先進封裝技術方面具有顯著的市場競爭力。隨著全球電子產品向高性能、低功耗方向發展,對先進封裝技術...
林泰新材IPO:信披準確性待商榷、保薦券商受罰,上市充滿挑戰
回顧林泰新材上市進程,仍有《濕式紙基摩擦片行業研究報告》出處、研發投入與募集資金用途以及保薦券商勤勉盡責等問題值得關注。...
行業競爭加劇! 第三季度利潤大降 科沃斯“一哥”地位難守?
今年前三季度,科沃斯營業收入為102.26億元,同比出現2.9%的下滑;凈利潤為6.15億元,同比增長1.88%。而第三季度凈利潤僅為603.9萬元,同比下滑近70%。...
寧波海鋒發布三則公告 出售兩筆資產 終止減值項目
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行業環境的變化,上海電氣面臨著一系列挑戰。特別是在環保領域,該公司的業務結構亟需調整。為了提升核心競爭力,上海電氣決定逐步退出部分...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