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5/1007/20151007033509444.jpg)
據報道,中國計劃通過國家開發銀行和農業發展銀行發行專項債券,用于基礎設施建設,以提振經濟。專項債券計劃全部向郵政儲蓄銀行定向發行,發行總金額可能超萬億元 加杠桿,完全符合我們前期的判斷。”王申認為,目前經濟增長壓力較大,雖然前期貨幣政策持續放松,發改委集中審批大量項目,但穩增長效果難以快速顯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以往地方政府是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主體,地方政府債務擴張受到限制后,項目資金難以到位;另一方面是由于商業銀行的風險偏好降低,惜貸情緒嚴重,導致貨幣向信用的傳導并不通暢,實體經濟仍然缺乏資金。所以我們之前就明確提出,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由中央加杠桿替代地方政府加杠桿,并通過政策性銀行直接向實體投放資金。國開行和農發行此次發行專項金融債,完全符合我們前期的判斷。
“我們認為此次專項債券發行或將利好債券市場。一方面,專項金融債券定向發行給郵政儲蓄銀行,不會直接對債券市場的供給產生影響。另一方面,此次專項金融債券發行是央行加杠桿,郵政儲蓄銀行只是央行的一個通道,后期央行必定會通過定向降準等方式向郵政儲蓄銀行提供流動性,不會直接擠壓郵政儲蓄銀行對債券的配置需求。所以綜合來看,1萬億專項金融債的發行,對債券市場沒有供給沖擊,需求沖擊也非常小。另外,央行加杠桿意味著對融資成本有明確限制,融資成本的方向一定是向下的,當然也限制了債券收益率向上的空間。”
王申提到,目前關于專項金融債發行的影響,市場分歧仍然很大,擔憂供給壓力的預期依然較強。我們認為這種預期或將會被證偽,這正好給我們提供了依靠預期差獲取收益的機會。收益率如果因此出現調整,將是重要機會,沖擊越大,機會越大。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