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4 04:37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ESG投資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ESG是從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與公司治理(Governance)視角出發的一種投資價值評估理念,也是責任投資(PRI)的考量標準所在。
11月15日,由博時基金定制、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編制的中證可持續發展100指數將發布;11月25日,由嘉實基金定制、中證指數公司編制的中證嘉實滬深300ESG領先指數將發布。而在近期,華寶基金和易方達基金各推出一只ESG相關基金產品。這意味著,繼加入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組織(下稱UNPRI)后,國內公募在ESG標準的投研實踐方面,已由理念逐漸落地到產品與指數編制等實踐領域。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ESG標準在中國的推行還處于初始階段,但隨著A股持續對外開放,公募會逐漸探索出符合本土化的ESG投資路徑。
積極擁抱ESG
ESG是從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與公司治理(Governance)視角出發的一種投資價值評估理念,也是責任投資(PRI)的考量標準所在。
在世界范圍內,ESG理念的推行與UNPRI密切相關。UNPRI由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牽頭發起,并于2006年在紐交所發布。依據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框架,UNPRI確定了綠色建筑和再生能源等10個主題投資方向。加入該組織的成員在做投資決策時應遵循ESG相關標準,并鼓勵所投資的公司遵守和踐行ESG要求。
“目前,ESG標準在西方發達市場已有較大普及。”某高校致力于公司治理研究的經濟學副教授南豐(化名)對記者表示,在現代公司治理框架下,ESG的主要作用在于外部治理,即上市公司通過ESG評選形成外部信號來提升企業的社會形象。比如,企業的ESG排名較高,其產品或股票會更受有環保意識的消費者或投資者的青睞。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UNPRI已發展成擁有50多個國家逾2200家機構的組織,其資產管理規模超過80萬億美元。中國方面,目前加入UNPRI組織的機構已超過20家,公募基金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以2017年華夏基金作為首家公募簽約參與UNPRI為起點,目前已有博時基金、鵬華基金等7家公募成為UNPRI成員。
“ESG理念作為解決重大結構性失衡的重要載體,在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和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鵬華基金表示,隨著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不斷深入,ESG理念將成為國內資管行業接軌國際責任投資的重要橋梁。其中,公募基金在投資決策流程中融合ESG理念,不僅僅是一種公共價值的表達,更有助于規避風險,為持有人提供長期、穩健的投資回報。
投研實踐日趨豐富
在投研路徑的具體踐行方面,華夏基金總經理李一梅指出,要把ESG放到整個投資行業和研究框架中來。這里面,不僅公募基金,指數編制公司、評級機構等多方也要把ESG投資作為一個重要方向,并作為可投資的標的,以可評級的、透明的方式體現出來。
2019年8月和9月,華寶MSCI中國A股國際通ESG和易方達ESG責任投資股票型基金正式成立,成為國內首只ESG增強型MSCI指數基金和首只主動管理的ESG主題公募基金。
其中,易方達ESG責任投資股票型基金首發規模達到14.81億元。公開資料顯示,該基金非現金資產中不低于80%的資產將投資于通過ESG責任投資方法選擇的股票。具體來看,該基金將ESG分為公司治理(G)和環境與社會(E&;S)兩部分,各占60%和40%評價權重,并根據一系列指標量化打分。其中,公司治理評價指標包括分紅水平、關聯交易占比、融資頻率、資本回報率等;環境與社會評價指標則包括環境污染風險、環保投入水平、受監管處罰頻率、負面輿情頻率等。該基金認為,通過這些評價體系可幫助基金避免投資于ESG三方面風險較高的公司。
在更進一步的本土投資落地方面,中證嘉實滬深300ESG領先指數將于11月25日推出。該指數是從滬深300樣本股中選取ESG評分較好的100只股票作為樣本,以突出滬深300中ESG綜合表現較好的標的表現。據悉,嘉實基金早在2018年初就建立了ESG研究團隊,負責開展個股ESG評級以及內部投研ESG整合與ESG策略開發等工作。目前,嘉實基金已經構建起了ESG數據和報告系統,數據來源除了上市公司主動披露或第三方數據支持外,還包含了監管和媒體領域的較高頻數據。
本土化融合可期
雖然目前加入UNPRI組織的公募基金并不多,但記者在采訪中獲悉,各家公募均表現出了將ESG理念融入投研體系并推出相關產品的想法。“我們還沒有加入UNPRI組織,但已在與對方進行商談。”華南某公募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同時,鵬華基金表示,目前正在致力于推進ESG策略在主動權益與固定收益領域投資決策流程的融合實踐,并將持續加快相關責任投資主題性產品的推進步伐。
中信證券(21.90 +0.27%,診股)(06030)研報指出,近年來,監管部門在積極推動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質量評價,促進被投企業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和公司治理水平。目前,A股上市公司共有918家發布《社會責任報告》(或ESG報告),整體的披露率為24.9%。其中,銀行(84%)、非銀(70%)、鋼鐵(50%)、煤炭(44%)、交通運輸(43%)是披露率最高的五個板塊。
業內人士指出,短期內,ESG理念在國內的應用會面臨本土化問題,如ESG因子對A股投資收益和風險的影響性未經充分研究和驗證、國際評估機構缺乏對當地市場深入研究的覆蓋等。南豐指出,在相關指數編制過程中,權重設定的客觀性很重要。“權重客觀的ESG相關指數會是有效的投資參考,但做到這點并不容易。”
鵬華基金指出,目前國內ESG投資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國內經濟、法律、文化、制度環境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相應的ESG評估標準也會存在差異。但隨著實踐的不斷進行,ESG投資將會探索出符合中國市場特質的發展路徑,公募也會開發出更多風險收益特征多元化的ESG投資工具,充分發揮長期價值,為持有人提供更優質的基金產品。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