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1hajl"><optgroup id="1hajl"><center id="1hajl"></center></optgroup></span>
    <li id="1hajl"></li>
    
    
    1. 證監會頻現離職風潮:晉升遭遇瓶頸 多數投身基金等機構

      2016-08-04 11:46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一位離職后加入研究機構的央行官員表示,央行官員加入市場機構很正常。雙向流動有助于央行官員理解市場,也有助于市場人士理解政策。
         8月3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即將出任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一行三會”官員“離職下海”現象再次引發市場關注。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統計,2013年以來已有36位“一行三會”官員“離職下海”,涵蓋處長到副部級等各級別的官員,不過以司級和處級干部居多。因為有官員離職未見諸報道,因此一行三會離職下海的官員數量應比樣本數量大。

        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了解到,“一行三會”大多為專業技術性官員,離職后大多轉向銀行、保險、基金、證券甚至互聯網金融等機構。

        從36個樣本的去向來看,共有10人離職后加入銀行,占比27%,是最集中的去向。其次為保險公司、基金公司,分別有6人、5人離職后加入。

        至于“離職下海”的原因,提高收入是一個重要因素。另外,市場機構歷練、體制內晉升困難也是他們“下海”的原因。

        央行及銀監系統:雙向流動

        人民銀行系統方面,共有9位官員辭職“下海”,級別涵蓋處級干部到副部級。除副行長胡曉煉、劉士余及行長助理金琦的任職是組織安排外,其余幾位多為自主選擇。目前劉士余已出任證監會主席。

        一位離職后加入研究機構的央行官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離職)原因很簡單,收入太低了,缺少激勵約束機制。”

        “加入市場機構后收入會提高,但也不全是為了收入,可以從市場機構的角度理解政策,開拓視野。” 前述離職后加入研究機構的央行官員表示。

        從去向看,主要是銀行和市場機構研究員。除胡曉煉、劉士余、金琦外,其余6人離職后到銀行、市場機構任研究員的數量均為3人。

        前述離職后加入市場機構的央行官員表示,因為在央行和市場機構都是做研究,因此能夠“無縫對接”。只是加入市場機構后,工作強度變大,工作節奏也加快。

        前述離職后加入研究機構的央行官員表示,西方國家人員在監管機構和市場機構之間的流動很常見,因此央行官員加入市場機構很正常。雙向流動有助于央行官員理解市場,也有助于市場人士理解政策。

        此前,已有市場機構人員赴央行任職的先例。2014年,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出任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

        銀監系統方面,從2013年至今,已有多位不同級別的銀監會官員辭職“下海”。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超過12位銀監會官員到商業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或者其他互聯網金融機構任職。從銀監會離職的官員來看,級別從副主席到處長不等,還有大量的基層監管官員離職,但尚未有公開的報道。

        除了銀監會副主席周慕冰到農行任董事長,黃毅到建行任副行長,以及吳躍和沈曉明分別到東方資產和長城資產任黨委書記,這樣為數不多的幾位到國有大型金融機構是組織安排和自愿選擇結合外,到其他民營機構的大多是自主選擇決定。

        證監系統:部分人士晉升遭遇瓶頸

        6月初,證監會又批準五名干部離職,分別是上市部副主任陸澤峰、行政處罰委副主任張子學兩名副司局級干部,上市部二處處長王長河、發行部二處處長蔣彥和四處處長楊郊紅三名處級干部。

        此次人員調整引起了證券行業的廣泛關注,市場一致認為證監會將迎來第四波離職風潮。而上一波離職潮發生在2010年至2015年,其中僅2014年,就有約30名處級以上干部離職,2015年前5個月,也有6名司局級干部離職。大多數干部離職后投身市場機構,尤其是基金行業。

        據中申網監測數據顯示,從1998年開始,超60位前官員入職公募基金,其中高管人數超過40人,擔任過基金公司總經理一職的接近20位。去年七月份,博時基金就宣布聘任原證監會辦公室、黨辦副主任的江向陽為公司總經理。此外,原證監會國際部副主任湯曉東早在2014年就離職加入了華夏基金。

        而據知情人士透露,日前離職的陸澤峰表示可能會去大學任教,更遠期則會從事并購基金相關的業務,楊郊紅也很可能在私募基金任職。

        顯然,基金行業豐厚的薪酬和個人價值的增值空間吸引了大量的離職官員。“證監系統的處級以上官員離職之后,往往會進入基金公司、券商、私募等機構擔任高管,年收入可以達到幾百萬,遠遠高于在證監會系統的收入。”業內人士稱。

        且早在2015年年初,前證監會主席肖鋼在內部會議上也解釋了證監會頻現離職風潮的原因,“從2014年主動離職的中青年干部情況分析看,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對他們的職業生涯發展關注不夠。”證監會內部管理職位有限,官員晉升比較困難,于是紛紛下海,謀求更開闊的職業機會。

        保監系統:離職相對較少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自2013年以來,保監會至少已有6人離職,分別為原保監會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閻波、原保監會財產險監管部處長張宗韜、原保監會精算處處長丁昶、原保監會消保局消費者檢查處副處長趙小鳴、原保監會政策研究室主任熊志國、原保監會財產險部產品處處長曹海菁。

        從上述人員現任職保險公司及擔任職務來看,丁昶擔任華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泰人壽”)財務負責人;閻波、張宗韜、趙小鳴、曹海菁分別擔任長安責任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華泰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華海財險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易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易安保險”)總經理。

        其中,雖然外界盛傳熊志國已經赴任中法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法人壽”)董事長一職,但是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并未在保監會官網查詢到相關任職信息。而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目前,熊志國是中法人壽股東鴻商產業控股集團的副董事長。

        同時,關于曹海菁任職易安保險總經理的批復也未在保監會官網披露。不過,此前不久,曹海菁亦已以這一新身份出席了“2016年中國互聯網保險大會” 。據悉,易安保險于今年2月正式獲批開業,為第四家互聯網保險公司。

        從離職時間來看,2013年-2014年離職人員包括閆波、張宗韜、丁昶;2015年,似乎并無變動;2015年之后,趙小鳴、熊志國、曹海菁3人離職。

        縱觀保險行業,“棄官從商”現象并不罕見,如陽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維功、百年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勇生等均有保監會任職背景。

        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未來十年將迎來保險行業的朝陽時代,一些保監會官員愿意下海施展抱負,既能獲得高薪酬,又能獲得高職位,這在市場化經濟時代完全可以理解。本報記者 楊志錦 谷楓李致鴻 李玉敏 北京報道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相關新聞

      信息產業部備案/許可證編號: 京ICP備17002173號-2  電鰻快報2013-2019 www.shhai01.com

        

      電話咨詢

      關于電鰻快報

      關注我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无码乱码观看精品久久|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免费一|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电影网|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一二三区入口| 2021最新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嫩草影院久久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精品| 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尤物| 国产产无码乱码精品久久鸭|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ⅴ无码中文字幕|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亚洲精品hd| 国产92成人精品视频免费|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天美|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青青青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中日韩产精品1卡二卡三卡|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对白交换视频|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本大道国产|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专1| 经典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www|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区亚洲欧美一级久久精品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新网站| 老司机99精品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