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7 02:25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金融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或隱瞞事實真象,騙取公私財物或金融機構信用、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的行為。隨著我國金融改革開放和金融業(yè)務發(fā)展,金融詐騙呈上升
金融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或隱瞞事實真象,騙取公私財物或金融機構信用、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的行為。隨著我國金融改革開放和金融業(yè)務發(fā)展,金融詐騙呈上升趨勢,且犯罪手段不斷翻新,趨于智能化;犯罪分子由原來單個作案發(fā)展到團伙作案,并有國際化趨勢。可見,金融詐騙無孔不入、無處不在;不僅損害了國家和人民群眾財產安全,也擾亂了金融秩序。因此,防范金融詐騙是當前和今后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凝聚社會合力,方能奏效。
政府部門精心構筑社會安全屏障,防范金融詐騙“侵虛而入”。防范金融詐騙不僅是金融部門的事,也是關系金融經(jīng)濟秩序穩(wěn)定的社會大事。政府部門責無旁貸,應將防范和打擊金融詐騙納入工作目標,提供足夠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毫不猶豫地支持反金融詐騙工作:成立專門打擊金融詐騙工作機構和社會協(xié)調組織,制訂工作規(guī)程,行使對金融詐騙的打擊和預防;建立健全各級信息網(wǎng)絡平臺,設立舉報電話,對金融詐騙活動進行及時跟蹤與監(jiān)督;充分發(fā)揮社會宣傳引導功能,通過各種媒體向社會宣傳金融詐騙的方式和危害,提高民眾對金融詐騙的識別能力;凈化金融環(huán)境,規(guī)范社會集資和民間借貸行為;加大對金融詐騙犯罪的打擊力度,完善司法工作機制,提高司法辦案人員素質,使其擁有金融、法律等多方面知識,從而提高辦案效率,有效打擊金融詐騙活動。此外,應加強打擊金融詐騙的國際合作,有效遏制跨國金融詐騙活動。
金融部門建立健全內控保障機制,防范金融詐騙“得心應手”。金融部門是防范金融詐騙的主力軍,其內控機制健全程度及員工思想素質高低對防范金融詐騙至關重要。金融部門面對當前金融詐騙的嚴峻形勢,應把完善內控管理機制放在首位,堵塞各種漏洞:其一,嚴格執(zhí)行印章、密押、重要空白憑證的管理制度,防止偷蓋和偽造;嚴格執(zhí)行貸款審批制度,防止以貸謀私;嚴格執(zhí)行對賬制度,及時防止犯罪。其二,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員工整體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規(guī)范員工行為,防范操作風險,從源頭上防范金融詐騙。其三,進一步加大金融改革力度,優(yōu)化金融結構,建立和完善金融業(yè)之間公平、公正、公開的經(jīng)營競爭機制,強化央行和“三會”監(jiān)管功能,促進金融業(yè)有序、規(guī)范競爭,使金融業(yè)不斷朝著生態(tài)化方向發(fā)展,使各種金融詐騙活動無機可侵。
社會民眾提高金融風險識別意識,鏟除金融詐騙“社會土壤”。金融詐騙能夠得逞,除民眾風險防范意識脆弱外,與民眾社會信息閉塞、貪圖小利以及輕信騙子等有必然聯(lián)系。當前,政府公安、司法、工商等部門與金融部門應把提高民眾風險防范意識當著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加大金融知識宣傳力度,以新聞媒體為主渠道,通過相關實例,大力開展公益性金融知識宣傳、服務和有獎知識競賽等活動,引導民眾形成正確的投資意識和風險意識。同時,提高社會公眾道德意識,培養(yǎng)公眾遵紀守法社會氛圍,提高公眾自覺抵制金融詐騙的“免疫力”;設立舉報金融詐騙獎勵機制,激勵公眾對反金融詐騙的主動參與意識,形成打擊金融詐騙的社會推力,使反金融詐騙不斷走向群眾化、普遍化、長期化,使金融詐騙失去生存的社會土壤。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