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4 11:36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最近幾天,新發布的《2016中國居民退休準備指數調研報告》顯示,今年中國居民的退休準備指數為60,較去年651,出現了顯著的下滑。這也是這項指數四年來的首次
最近幾天,新發布的《2016中國居民退休準備指數調研報告》顯示,今年中國居民的退休準備指數為6.0,較去年6.51,出現了顯著的下滑。這也是這項指數四年來的首次下跌。
經濟增長下滑,普通中國人對前景開始出現憂慮。去年中國人的退休準備指數,可是和美國并列世界第三,算是很有信心。今年的世界排名還能這么靠前嗎?想來并不樂觀。
退休準備指數反映的是中國人為退休準備的充分程度。這和地域、學歷、儲蓄習慣,甚至是子女數量,都有很大關系。總體而言,經濟發達,增長迅速,人們對退休之后的生活,就無需擔心。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北京上海,退休準備指數最高,就不足為奇。
不妨追問一句,在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為了退休,需要準備多少錢?
這個問題,其實早就有人回答了。2010年,北師大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鐘偉稱,到2027年退休的居民,大約需要準備300—500萬元的養老金。在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一線大城市,居民預備1000萬元養老恐怕也不夠花。
比照鐘偉的數字,北上廣有多少老百姓,他們敢說自己能在2027年存夠1000萬?反正對我來說,太遙遠了。
北上廣的土著還好,好多人有幾套房子,到時候賣一套,1000萬就有了。那些打拼在北上廣、買不起房的外地人呢,他們拿什么來養老呢?
從這個角度說,中國的退休準備指數高達6.0,是不是過于樂觀呢?
可能有人會說,鐘偉危言聳聽,養老哪里需要1000萬。
其實鐘偉完全沒有危言聳聽。
1980年代初,人們相信1萬元肯定夠養老。但是到了1990年代初,沒有人會相信。一度非常稀罕的萬元戶,已經遍地都是;1萬元其實也沒有多少錢。到1990年初,人們相信10萬元肯定夠養老,但是到了2000年初,再沒有人會相信了……
鐘偉說這句話的時候,是在2010年。1000萬在當時的北京市區,可以買幾套不錯的房子。現在呢,也只能買稍微大一點的公寓。如果是在好一點的位置,恐怕只能買一個小戶型。
通貨膨脹的猛烈程度,超出了很多人的預估。1990年中國的M2是1.5萬億,而今年M2超過了150萬億。二十多年時間,廣義貨幣數量增長了一百多倍。
很多人也許會說,雖然貨幣增長的數量很可觀,可是物價上漲,似乎沒有那么明顯呀。即使以后保持著同樣的通脹速度,看起來一切還不算太壞。何必過于擔心呢?
這里面要特別注意兩個因素。也正是這兩個因素,使得我對未來的資產貶值,養老壓力,更加不樂觀。
第一,中國經濟的增速下降。
盡管以前的貨幣增速很快,但是經濟增速也很可觀。經濟增長基本保持在二位數以上。生產力的發展,財富的增加,速度同樣很快。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物價上漲的勢頭。
前兩年,林毅夫說中國經濟還有20年8%以上增長的潛能,很多學者都嘲諷。改革進程在放緩,想保持長期高速增長,實在太難了。現在中國經濟增速進入“6”時代,林毅夫還敢下這樣的斷言嗎?我想,現在幾乎沒有哪一位學者相信,經濟還能回到二位數增長。
經濟發展的速度在放慢,貨幣增長的速度卻沒有任何剎車痕跡。政府還在迷信著“刺激經濟”的神話,經常性地打開貨幣閘門。長期來看,物價上漲只能會更猛烈。
第二,人均壽命的延長。過去中國人的人均壽命,在70歲以下。60歲退休,退休養老的時間其實并不長;現在情形發生了變化,退休年齡在提前,人均壽命在延長,活到80歲以上的情形,越來越普遍。
試想一下,50多歲就退休,多數人都還能活二三十年。即便退休的時候感覺1000萬夠花,請問,10年、20年之后呢?想一想,都覺得很不樂觀。
大概有人會說,靠自己存錢養老,肯定是不夠的。但是,現在有社保啊,可以靠社會保障、靠政府養老。
政府拿什么來給老百姓養老?要么是今天多收社保費,這樣一來企業負擔重,經濟發展慢,人們收入低;要么是未來多向年輕人收稅來補貼老年人,同樣會導致經濟下滑。不管采用哪種方式,都會造成經濟下滑,社會總財富減少,從而讓養老變得更加艱難。
解決未來養老問題的唯一辦法是什么?就是控制通貨、加快經濟發展。只有經濟發展快,社會財富增多,才能保障多數人老年無憂。
聽起來應該做的事,未必能夠得到實行。大家都知道,要減稅!減稅!可是這兩年的結果如何呢?大家呼吁守住人民幣幣值,結果如何呢?大家呼吁給企業松綁!松綁!結果如何呢?在網約車、資本市場等各個領域,管制和干預不斷地加強。只要對中國經濟政策有真實感受,都會覺得,這兩年的經濟政策,都實在讓人不樂觀。
未來的經濟發展、養老水平,取決于政府和老百姓的觀念。盡管社保在全世界都被證明是低效的,但中國的很多人還是呼吁加強社保、全國統籌等等,這既不利于當前經濟發展,也惡化未來養老水平。居民退休準備指數還會再下降。
我的建議是:全世界沒有任何國家的社保可以信任,必須努力儲蓄自救,并注意自己的健康,準備多工作一些年。單純的現金儲蓄很容易被通脹吞噬,老百姓也當學一點投資知識,謹慎、明智地做好未來規劃。來源:鳳凰財知道
更多理財知識,請關注微信:licai935(935理財網)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