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6 11:23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剛剛過去的2016年12月,4家信托公司實現“曲線上市”。業內人士認為,近年來監管層出于對信托模式盈利的可持續性和風險控
剛剛過去的2016年12月,4家信托公司實現“曲線上市”。業內人士認為,近年來監管層出于對信托模式盈利的可持續性和風險控制的疑慮,對該板塊公司上市審核較嚴,近期4家信托上市或許能表明監管層的態度——并非對信托模式本身的否定,在風險控制得當的情況下,信托上市仍是可行的。
記者了解到,目前還有多家信托公司計劃通過多種方式上市,增強融資能力和品牌效應是信托公司積極上市的重要原因。近期,某央企系信托公司負責人更是坦言,目前信托行業的上市情況已經“時不我待”。“一個月時間里,4家信托公司實現曲線上市,整個行業都很受鼓舞。”某信托公司總經理坦言,在近期舉行的信托業年會上,上市成為信托公司高管們交流的熱門話題。
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12月里,共有江蘇信托、昆侖信托、五礦信托、浙金信托通過參與上市公司重組、將部分信托資產注入的方式實現曲線上市。其中,江蘇信托拔得頭籌。2016年12月1日, *ST舜船發布公告稱,其重組方案獲得證監會無條件通過,江蘇信托81.49%的股權將被注入該上市公司。
此后,*ST濟柴和*ST金瑞、浙江東方又分別于12月15日、12月16日、12月28日發布公告表示重組審核通過,昆侖信托、五礦信托、浙金信托也將借此邁入資本市場。上述4家信托公司“曲線上市”被連續核準,對信托行業來說意義重大。目前,全國68家信托公司中,只有陜國投、安信信托于上世紀90年代初上市。
20多年來,已經有15家信托公司完成股改,股份制企業在信托行業中占比達到25%,其中一些公司試圖通過IPO、借殼等形式謀求上市,但都未能如愿。業內人士此前認為,監管部門對信托公司上市慎之又慎,其原因在于信托行業被認為信息披露不足、風控難而且缺乏核心業務模式、盈利不可持續等。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情況顯示,信托上市或已顯示積極信號。中投證券認為,近年來監管層出于對信托模式盈利的可持續性和風險控制的疑慮,對該板塊公司上市審核較嚴,此次江蘇信托等曲線上市得以過會,或許能表明監管層態度——并非對信托模式本身的否定,在風險控制得當的情況下,信托上市仍是可行的。
前述信托公司高管亦認為,隨著近年來信托行業的規范化發展,信托公司的業務模式也逐漸被監管機構認可,未來信托公司上市之路可能會更明朗。記者了解到,除了上述4家公司外,還有多家信托公司正在籌劃上市。例如,2016年12月20日晚間, 宏達股份發布公告表示,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向宏達集團、濠吉食品及匯源集團購買四川信托股權。
業內人士表示,宏達股份原本持有四川信托22%股權,此次重組若成功,將拿下四川信托控股權,而四川信托也將憑借此次重組完成“曲線上市”。此外,記者獲悉,某央企系信托公司也準備于今年啟動A股和港股IPO計劃。該信托公司負責人坦言,信托公司上市后,意味著信托公司補充增強資本實力的路徑更為多元化。
目前信托公司上市已經“時不我待”,所以其公司必須盡快啟動上市程序。招商證券亦認為,上市信托牌照真正的優勢在于融資能力和品牌效應。首先,融資能力突出。信托行業是以凈資本為核心的監管體系,信托公司應當持續符合凈資本不得低于各項風險資本之和的100%,凈資本不得低于凈資產的40%的要求。
這對于信托公司的資本金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上市公司天然的再融資和債融優勢,有利于打破凈資本約束,推升公司的信托資產規模。其次,上市后的品牌效應突出。上市后打開公司知名度,對于資產的獲取更加容易,同時客戶銷售渠道會更為通暢。綜合兩者,上市信托牌照價值連城,具備長期明顯優勢,這也是信托公司絡繹不絕沖關上市的主要原因。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