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6 11:23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摩拜緊密的融資釋放兩個信號,一是新興行業太燒錢,融資未必全然都是好事,獲取資金的同時也意味著創始人的股權被稀釋,擁有話語
摩拜緊密的融資釋放兩個信號,一是新興行業太燒錢,融資未必全然都是好事,獲取資金的同時也意味著創始人的股權被稀釋,擁有話語權的人增多;另一個方面也說明投資人需要把錢花出去,但TMT行業近期沒有太好的投資出路。
1月4日,智能共享單車平臺摩拜單車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證實,已經完成D輪2.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的股權融資。騰訊、華平投資領投本輪,新引入的投資方還包括攜程、華住、TPG等。
該公司在2015年10月完成A輪融資,短短一年多里,共計完成了6輪融資。公開信息顯示,其累計融資額已經超過4億美元。其覆蓋范圍也從上海擴展至北京、廣州、深圳、成都等九個城市。摩拜單車聯合創始人兼CEO王曉峰表示,摩拜在新的一年將加速國內和海外的拓展,向世界輸出中國本土創新。
規模擴張也是大多數創業公司融資后的首要任務。王曉峰透露,摩拜會造更多的車投放市場。作為創業公司,談盈利問題還太早。王曉峰更需要思考的是,在資本推動下,共享單車的需求有多少泡沫?麥肯錫以及漢能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單車出行的市場規模在1720億元,即便市場滲透露率達到10%,市場規模也僅為172億元,目前的滲透率還不到1%。
重資產之辯
去年一年,并不新鮮的共享單車開始瘋狂吸金。在多個城市的街頭,一夜之間涌現出各式各樣的共享單車,有20家創業公司獲得融資。其中市場份額前兩位的ofo和摩拜單車,累計融資額快速超過10億元。而從現有趨勢來看,投資熱錢豪賭共享單車的熱情絲毫未減。
每一個在互聯網行業創業的人,最“忌諱”的就是重資產模式。從這個角度看,與滴滴、易到等出行平臺相比,摩拜、ofo等單車可謂另辟蹊徑。
摩拜單車創始合伙人王曉峰是原優步公司上??偨浝怼W畛?,摩拜并沒有打算自己生產制造自行車,但公司很快發現單車統一標準,更加適合共享單車行業,于是便有了市場上人們看到的“小橙車”。
據悉,摩拜單車起初的造價成本在3000元左右,雖然后期有所下降,但這相比其他共享單車幾百元的成本,顯然超過了負荷。根據摩拜官方的調查顯示,僅運營四個月,摩拜單車的損耗率就高達10%。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摩拜單車的實際成本并不到3000元?,F階段大量投放,是希望用速度覆蓋成本,快速建立壁壘,但是這一模式太容易被復制了,以至于各種共享單車一擁而上,行業格局很難集中。在覆蓋同等范圍時,摩拜投入的資金也會比競爭對手更多,火速融資也成為不得已的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入摩拜的戰略投資者還包括攜程和華住集團等,希望借此涉足到城市短途出行市場。攜程董事會主席梁建章表示,攜程關注摩拜已久,摩拜打造的智能共享單車不僅是城市短途出行工具,更是旅行者最合適的工具。未來,借助攜程和華住,摩拜單車有望拓展到更多生活和旅行的場景。
艾媒咨詢CEO張毅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也認為,摩拜緊密的融資釋放兩個信號,一是新興行業太燒錢,融資未必全然都是好事,獲取資金的同時也意味著創始人的股權被稀釋,擁有話語權的人增多;另一個方面也說明投資人需要把錢花出去,但TMT行業近期沒有太好的投資出路。
行業混戰難停
為了降低運營成本,摩拜二代單車的Light款成本已經降至千元以下,但價格依然過高。以其競爭對手ofo為例,其一代和二代單車成本僅270元,剛推出的三代單車成本為360元,仍然不到摩拜的一半。
對于摩拜的此輪融資,ofo相關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共享單車行業向來不缺少資本和關注。但這個行業真正缺少的是,有持續自我造血能力且有盈利潛力的企業。“共享單車行業戰役才剛剛打響,競爭還會持續數年,我們已準備了充足的”彈藥“,可以應對各種競爭。”。
共享單車看似與打車軟件早期的競爭類似,實則有著本質的區別。打車出行的客單價高,平臺模式使得滴滴、易到的業務在擴張時,邊際成本并不會很高。但是共享單車的客單價和門檻低,很多城市政府甚至將公共自行車作為公益項目進行推廣。
張毅認為,共享單車可以直接獲益的模式有一定的發展空間,但也存在著較大的風險。摩拜的模式難以掩蓋其租賃的本質,面臨著投入巨大、成本回收困難、維護費用巨大等問題;其次,這種收費模式實際上商業模式并不清晰,隨著資本競爭的加劇,價格有可能會被壓的越來越低。
盈利的困局短期內似乎很難找到出路。張毅預計,摩拜單車很快會有下一輪融資,用于面對競爭對手的壓力,并購或整合是大概率事件。在成為行業領頭羊之前,無論是摩拜還是ofo,還需要更大的突破去建立自己的護城河。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