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9 05:24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日,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發改委聯合印發《北京市“十三五”時期金融業發展規劃》(京金融〔2016〕265號)(下稱“《規劃》”),實施時間為2016年至20
近日,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發改委聯合印發《北京市“十三五”時期金融業發展規劃》(京金融〔2016〕265 號)(下稱“《規劃》”),實施時間為 2016年至2020年。《規劃》要求,到“十三五”期末,在科技金融、互聯網金融等創新領域率先突破,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全面建成。
《規劃》指出,支持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創新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金融資產交易平臺。推動金融信息票據、租賃資產、互聯網金融資產、私募股權投資等新興交易平臺的建設發展。
《規劃》強調,助力互聯網金融等新金融業態健康規范發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不斷提升,北京金融業的輻射力、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發掘產業發展新業態。《規劃》提出五大具體措施:
(一)先行先試,打造互聯網金融生態系統。在中關村率先開展互聯網金融綜合試點,探索股權眾籌有效運作機制;出臺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規范發展的實施辦法,進一步完善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政策支持體系。鼓勵新興互聯網金融業態健康發展,培養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互聯網金融領軍企業。不斷優化各類互聯網金融平臺,有效暢通間接融資渠道。建立互聯網行業協會與各細分金融行業協會間的互動機制,培育互聯網企業的金融業務創新環境。
(二)鼓勵創新,加快金融與互聯網融合發展。鼓勵傳統金融行業深化互聯網技術應用,加大互聯網金融業務創新力度。積極推動傳統金融機構在京設立互聯網金融法人機構或功能性總部。積極爭取和支持互聯網銀行、互聯網保險、互聯網證券、互聯網基金在京設立發展。支持有條件的互聯網企業依法申請有關金融業務許可或備案。支持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與金融機構、創業投資機構、產業投資基金等深入合作,在服務高新技術、小微企業等領域做大做強。
(三)夯實基礎,加強互聯網金融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打造以互聯網金融為重點的普惠金融公共服務平臺,鼓勵互聯網金融行業技術創新研發機構在北京發展。鼓勵“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的融資模式和生產方式。鼓勵建立數據交換中心,鼓勵有條件的從業機構依法申請征信業務許可。支持具備資質的信用中介組織開展互聯網金融企業信用評級,增強市場信息透明度。
(四)積極培育,推動金融科技蓬勃發展。加快云計算、大數據和區塊鏈等金融科技在支付清算、數字貨幣、財富管理等領域的創新發展與應用。鼓勵互聯網金融企業、傳統金融機構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人臉識別、反欺詐等技術手段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完善金融服務模式,以金融科技進步推動互聯網金融的完善與發展。鼓勵人臉識別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和發展,使人臉識別成為互聯網支付的主要途徑之一。鼓勵發展區塊鏈技術、可信時間戳認定等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保護消費者權益,提升互聯網金融的安全性。
(五)防范風險,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規劃》提出,針對不同類型的互聯網金融業態,建立健全相適應的監管制度、投資者保護制度。加強互聯網金融行業風險監測、預警和防范,依法查處和懲治各種違法行為。推動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行業自律服務組織,推動設立行業規范和技術標準,加強從業人員相關培訓。積極支持北京互聯網金融安全示范產業園發展,推動互聯網金融產業研究,防范風險,促進互聯網金融產業健康發展。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