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3 03:39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曾經投資發行《我在北京,挺好的》等影視劇的西安曲江丫丫影視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丫丫影視),于近日沖刺新三板。丫丫影
曾經投資發行《我在北京,挺好的》等影視劇的西安曲江丫丫影視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丫丫影視),于近日沖刺新三板。丫丫影視2014年、2015年、2016年前三季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283.30萬元,6156.48萬元,1293.34萬元。
同期,該公司計入營業外收入的各項政府補貼、獎勵、扶持資金、稅收優惠等金額,合計約4200萬元。記者注意到,丫丫影視控股股東為西安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曲江文投),曲江文投實際控制丫丫影視67.50%的股份。實際控制人則為西安曲江新區管委會。
值得一提的是,以文化產業運作聞名的曲江系,此前的上市公司平臺有曲江文旅(600706.SH)等。此次丫丫影視若掛牌成功,則曲江系在資本市場的布局將再下一城,也意味著曲江系影視公司首次登陸資本市場。
3年獲政府補貼約4200萬元
位于西安曲江的丫丫影視,曾發行的影視作品有《胡楊女人》、《老爹的非“城”勿擾》、《神秘人質》、《賴漢的幸福指數》、《我在北京,挺好的》等,播出方包括在中央電視臺、省級衛視和地方電視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4年、2015年、2016年前三季度,丫丫影視分別實現凈利潤1220.89萬元,656.21萬元,249.60萬元。然而,該公司對政府補貼的依賴較為明顯,將近3年時間內,共獲得約4200萬元補貼。
公開轉讓說明書稱,丫丫影視2014年、2015年、2016年前三季度計入營業外收入的各項政府補貼、獎勵、扶持資金、稅收優惠等金額,分別為1690.23萬元、2101.65萬元、430.77萬元。
該公司披露,稅收優惠與政府補助政策的波動對其當年的經營業績構成較大影響。盡管公司經營業績不僅僅依賴于政府政策,但仍存在因稅收優惠和政府補助收入減少而影響公司利潤水平的風險。
2014年至2016年前三季度,丫丫影視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分別為-410.66萬元,-1433.54萬元,-116.56萬元,均為虧損狀態。相應地,其扣非后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3.95%、-13.57%、-0.90%。
對此,丫丫影視公開轉讓說明書解釋稱,主要是由于公司在前期發展階段,選擇以央視為主、衛視和地面頻道為輔的效益與品牌兼顧的發行模式。其取得的政府補助、獎勵等非經常性的收益較大,導致扣除這部分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為負。
曲江系影視公司首登資本市場
影視行業的快速發展,已吸引大量資本蜂擁而入,資本博弈的精彩程度不亞于影視劇本身。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迅速崛起,目前均已布局影視業務,如百度影業、阿里影業、騰訊電影和合一影業等。而涉足較早的華誼兄弟、光線傳媒、華策影視和博納影業等,行業地位同樣不容小覷。
隨著影視行業“硝煙彌漫”,搶灘資本市場是重要目標之一。據wind數據,僅新三板就已有90多家影視類公司實現掛牌。在競爭如此激烈的行業背景下,丫丫影視沖刺新三板吸引市場關注,除了其曾經推出的多部影視劇外,其作為“曲江系”旗下公司也可謂自帶光環。
丫丫影視對此直言不諱。公開轉讓說明書稱,國有股東的強大背景,良好的區位優勢,為其的經營發展奠定了基礎。
丫丫影視沖刺新三板,對于曲江系而言,意義同樣重大。這不僅是曲江系旗下影視公司首次登陸資本市場,同時也是其繼曲江文旅(600706.SH)等公司之后,在資本市場的又一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為實現丫丫影視立足資本市場的目標,曲江系其他影視公司選擇為丫丫影視“讓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在避免同業競爭的規則下,曲江系甚至不惜注銷因《大秦帝國》而大熱的西安曲江大秦帝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并注銷另一家影視類關聯公司。同時,西安曲江影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同業競爭也被規避。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