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7/0316/20170316112937107.jpg)
A股入摩評估在即,摩根士丹利周一發表報告稱,A股今年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概率超過50%,且未來10年,整個中資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或會超過40%。報告并預計,未來36個月內中國國債將獲得納入如彭博巴克萊Global Agg或花旗WGBI的主要債券指數的資格,權重為3%至5%。屆時將有2500億至3000億美元(約1.73萬億至2.07萬億元人民幣)流入中國境內債券市場。不過,A股昨日依舊波瀾不驚,滬深兩市漲跌互現,滬綜指最終微漲0.07%,報3239.33點。
MSCI將定于今年6月中旬再次宣布是否納入A股。摩根士丹利報告稱,中國監管部門在過去幾個月對于停牌重組時間限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這有利于增加A股納入可能,雖然A股在新興市場指數的比重初期僅1%,但估計10年后,連同海外上市的中資股,比重將提升至逾40%。
債市自由化助吸引外資
A股2014至2016年過去三次“入摩”不成。去年MSCI指出因A股尚未滿足資本管制、額度分配和收益權分配等三大關鍵要求。隨著深港通、港股通的開通、股指期貨的放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的加速,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額度、持股比例與資金進出管制的放松,以及內地養老金首批2000億至3000億元人民幣資金已正式投入股市等,市場相信制約A股納入MSCI指數的多項障礙均已解決。
報告稱,目前海外投資者持有3.9%的中國國債,高于2015年的2.6%。盡管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海外投資者“依然擔心”市場準入和資金匯回,以及對沖能力和信用評級質量方面的問題。
其實,今年初人民幣兌美元貶值速度加快,監管層提出一系列加強監管資本的措施,已令外圍擔憂內地開放資本市場出現倒退。摩根士丹利在報告中表示,決策者若憂慮人民幣貶值引致資本外流而收緊對資本的監管,提高債券投資者匯回資金的市場門檻,將令到中國股市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進程可能延后。
債券市場方面,摩根士丹利在報告內指出,進一步推動債券市場自由化可以幫助吸引外國投資者,緩解資本流出壓力并促進人民幣國際化。預計中國將降低境內債券市場的壁壘,并為海外投資者提供更多對沖工具。報告還估計,未來數年固定收入及外匯市場,亦會有重大改革開放措施,包括容許外資參與國債市場景內債券加入國際指數,而外幣境外匯款限制長遠亦有望進一步放寬。
重申A股上看4400點
彭博在今年三月正式發布兩只中國相關固定收益指數,將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債券與其全球指數相結合,該兩項指數成為彭博巴克萊固定收益指數系列中的新成員;彭博還調整了中國綜合指數(China Aggregate Index),縱使彭博其時表示人民幣計價債券目前尚不符合納入全球綜合指數的條件。
摩根士丹利昨日的報告重申維持A股4400點預期。周二滬綜指小幅低開,受1至2月經濟數據向好影響,早盤基建、鋼鐵等權重股表現活躍,帶動滬指快速翻紅,在3240點附近弱勢震蕩,但尾盤小幅跳水。截至收盤,滬綜指報3239.33點,漲0.07%;深成指報10531.73點,跌0.27%;創業板指報1958.02點,跌0.65%。兩市合計成交4600.31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一交易日的4754.84億元縮量3%。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