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4 09:13 | 來源:未知 | 作者: 陳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共有75只新發基金延長募集期,基金難賣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
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共有75只新發基金延長募集期,基金難賣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一方面,北上廣地區新增大量銷售機構爭奪存量資金,戰局可以用“白熱化”來形容;另一方面,一些大型基金公司主動出擊,對二三線城市及農村市場的布局悄悄升溫,分割富庶地區基金銷售“蛋糕”的意圖非常明顯。
基金銷售競爭異常激烈
一個月之內,第三方機構新增代銷基金只數增長迅猛,Choice數據顯示,排行前五位的分別是上海華夏財富、北京肯特瑞、上海朝陽永續、南京蘇寧和上海基熠,新增代銷基金分別是224只、220只、144只、135只和108只,上海一地占有三席,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一線城市“團戰”正酣,一些視野廣闊的基金公司開始布局地方,第三方代銷機構當中,立足二三線城市的地方機構也進一步嶄露頭角。杭州(螞蟻)和珠海盈米早就是業內標桿,代銷基金分別是2750只和2546只,市場覆蓋率72.48%和67%,貴州華陽眾惠基金銷售公司本月新增代銷基金65只,代銷基金共110只,廈門鑫鼎控股有限公司本月新增16只,代銷基金共813只,鳳凰金信(銀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新增12只,代銷基金共617只,雖然相比業界龍頭天天基金(代銷基金3222只,市場覆蓋率84.92%),在規模和只數上還有距離,但是其增長的勢頭不容小覷。
銀行方面,一些富庶地區的農商行及地方銀行成為大基金公司爭奪焦點。Choice數據顯示,一個月內,地方銀行代銷基金數量猛增,浙江蕭山農商行排在首位,新增代銷83只基金,其中22只股票型,66只混合型,22只債券型,10只貨幣型,9只保本型,3只QDII(注:混合型包含偏股和偏債),緊隨其后的是龍江銀行、泉州銀行、廣東南粵銀行和包商銀行,新增代銷基金分別是66只、59只、36只和33只,而中行和工行僅位列第六、七席。
大基金公司瞄上農商行
規模排前十的基金公司中,目前布局農商行力度較大是易方達和南方,其他公司也在積極跟進。南方基金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他們公司自2009年就開始布局農商行,目前已跟20余家農商行建立了代銷關系,接下來對北京、江蘇、廣東、浙江等地區推進力度會進一步加大。
易方達基金同樣是2009年開始進軍農村市場,目前重點布局了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西南地區,并攜手銀行推出了類余額寶余額理財業務,通過不斷升級將生活服務與理財無縫銜接,為儲戶帶來了良好的體驗和真正的方便。易方達人士表示,農村市場理財工具匱乏但需求巨大,未來還將繼續借助“寶寶”類產品大力推動余額理財業務的發展,身體力行去推動實現普惠金融,風控方面,會聯合銀行面向投資者開展形式多樣的銷售適當性管理政策宣講活動。
嘉實基金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農商行一直是渠道之一,除了北上廣以外,還有成都重慶的農商行,布局的產品以風險較低的余額類及理財類為主,匹配其客戶需求。
蕭山農商行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代銷基金的任務是從今年開始布置的,推進方式也比較謹慎,代銷的基金品種雖以混合型居多,但目前只推低風險的債基和貨基,而且多數以定額定投為主,申購費率打五折。該人士告訴記者,布置的任務量并不大,但是到一季度末只完成十分之一左右。“真正實現增量還是要等市場好轉,其他品種再跟著推。”
濟安金信副總經理、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表示,基金“下鄉”,用專業的理財產品對接地方的理財需求,為居民提供多元化投資渠道有著相當積極的意義。但是目前布局城商行、農商行的主要是大型基金公司,兼有財力和規模優勢,不斷挖掘市場深度,長遠來看,將拉開基金公司之間的競爭力,不可避免地出現“強者愈強”的行業態勢。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