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管時代群雄逐鹿,公募基金成兵家必爭之地。在競爭主體加速擴容的背景下,公募行業的生存環境其實已非同日而語,整個行業正陷入發展的瓶頸期。
于新入局者而言,如果只是對原有市場主體的簡單復制,只搶蛋糕而不是做蛋糕,不謀創新,談何突圍,何以攪動固若金湯的公募市場格局。作為境內首家由保險集團發起設立并控股的公募基金,華泰保興基金總經理王冠龍深諳此道。
“保險系公募基金先天的保險基因不能丟。未來華泰保興的發展會保持自上而下的大類資產配置思維,并以絕對收益思路作為投資理念,同時還會強調持續創新能力。”王冠龍在近日接受上海證券報專訪時娓娓道來。
突圍術一:
打“絕對收益+資產配置”牌
2016年7月,背靠大股東在保險及資產管理上具備的獨特優勢,華泰保興基金獲批成立,這標志著華泰保險集團開始將資產管理業務向縱深推進。成立不到一年時間,2017年4月20日,華泰保興貨幣基金首募58.34億元,成為今年以來首募規模最大的貨幣基金。
王冠龍直言:“華泰保興的高管及投研核心人員主要來自華泰資產管理公司證券投資事業部,因此承繼了華泰資產多年來形成的穩健投資、以絕對收益和資產配置見長的投資特色。我們還是會以絕對收益為核心,不會過于看重相對收益,也不會簡單地強調業績排名。”
但這并不代表保險系公募在權益類投研上就一定落后于其他基金公司。王冠龍坦言:“對比絕對額來看,保險資產的權益類投資并不比公募基金少。差異在于,保險資管公司更多是服務于保險、養老金、企業年金等機構,保險系公募秉承保險系基因,也會更強調自上而下的行業及大類資產配置,投資資金對于相對收益與絕對收益的判斷與預期更為理性,投資選股的周期性更長。我們堅持投資擅長的領域,不盲目跟風投資熱門領域,專注穩健投資的風格。”
具體在權益投資上,王冠龍透露,將投資具有核心競爭力和持續業績增長能力的行業領先型公司,并挖掘價值低估、股價尚未反映基本面的行業領先型公司。今年會關注“通脹預期+去庫存”角度下的盈利回升。
長期來看,華泰保興關注兩個投資方向:一是全方位的改革,主要關注供給側改革和國企改革;二是中國高端制造業的持續推進落地,一方面關注半導體、發動機以及需要突破的上游材料領域,另一方面關注互聯網對于其他工業的改造,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傳統制造業的結合。
對今年固收類投資機會,則相對持謹慎態度。王冠龍透露:“今年的投資策略是:底倉配置,交易增強,追求絕對收益。底倉方面,配置收益較高的銀行存單、短融,同時精選部分短期限優質民企AA債和過剩AAA國企增強提息收益,保持適度杠桿(取決于產品類型),獲取穩定的提息收益。”
突圍術二:
核心層持股下的“合伙人制”
近年來,面對人才流失日趨加重,基金公司均打響了人才保衛戰。在成立之初時,華泰保興就意識到了破解公募激勵難題的重要性。
從其股權架構看,華泰保險集團持股80%,其余20%股份則用于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業務骨干的股權激勵。王冠龍說:“由華泰保險集團直接控股,有利于發揮集團內部協同優勢,對我們的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對高管層和核心骨干的激勵制度也是在充分分析當前基金業治理結構現狀后進行的市場化安排。”
在華泰保興內部,激勵制度又叫“合伙人制”。“什么是合伙人?一是要有一定的業務能力,能夠帶團隊、帶隊伍,完成良好的團隊業績;二是認可公司的文化和理念。達到這個水平,一定年限后就可享有股權激勵。”王冠龍告訴記者,同時,其也正在探討包括將研究成果量化、對研究員進行長短期培訓、為研究員設計個人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等措施。
完善產品線布局,也是公募基金夯實地基的核心。王冠龍告訴記者,在公募產品規劃布局上,運營初期將以貨幣基金、定期開放債券基金、債券增強基金、復制年金賬戶投資的混合偏債基金、復制投連險賬戶投資的混合偏股基金、策略精選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行業主題股票型基金為主,中期將轉向場內貨幣基金、指數基金、量化對沖基金、商品基金以及QDII基金、FOF基金等。同時,積極開展專戶業務,布局絕對收益策略專戶、避險策略專戶、純債增強策略專戶、固收+多策略專戶、高分紅策略專戶、FOF專戶等多個類別。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