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的股市持續下跌,上海綜合指數已經跌到3000點邊緣了。對于當前中國股市持續下跌,原因是什么?是當前政府推出的對金融市場的嚴監管嗎?是由于嚴監管而導致大量的資金流出股市嗎?而反之,近來世界各國的股市,特別是發達國家的股市則是一浪高一浪。為何會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呢?市場想過沒有。
可以說,當前國內股市持續下跌,與政府嚴厲的監管有一定關聯性,但是這種關聯性不是太大。特別是劉士余主席上任之后,為了提振股市的信心,確實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也在近一年的時間讓中國股市能夠在平穩中持續走出好的行情的根本所在。他敬畏市場,以此來恢復股市投資者的信心。他整頓市場秩序,讓股市逐漸地走向市場化。
但是由于觀念上或主導思想上的不適應,市場并沒有按照政府的邏輯前行,特別是在政府開始整頓股市秩序之時,這些問題更是暴露無遺。因為,就當前中國主事者及整個金融市場領導層來說,都認為金融市場是推進中國經濟增長最好的工具。而要利好當前的金融市場,就是如何能夠讓股權融資比重越來越高,因為這樣才能降低整個國家金融市場的杠杠率,能夠讓企業的債務率下降及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
而近年來,世界對中國金融市場風險過高批評過多的就是中國企業及國家的債務率水平過高,就是因為中國金融市場的杠桿率過高。因此,要轉移及化解這些風險就得把這個債務融資轉移化股權融資,讓更多的企業通過上市來解決中國企業債務率過高的問題。可以說,正是這樣的一個思路,它已經成了當前中國股市的最大風險源。
因為,當前中國企業家數都是以千萬家來計,如果以目前中國股市上市家數來計,要中國企業通過上市來解決企業融資及債務問題也是猴年馬月的事情。所以,目前中國企業上市速度最快,上市企業的最多,根本是無法解決中國企業的融資問題及債務過高的危機問題。但是目前中國的證券市場監管者就是以這樣一個概念,希望以更快的速度,讓更多的企業上市來解決問題,但實際上不僅是杯水車薪,而且所起到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反之,當鼓勵大量的企業上市,當這種上市更多的是由政府主導時,那么國內股市所面臨問題就更多了。
不要說其他,它會讓更多企業上市公司的質量全面下降,也會讓政府主導這種上市時更多的尋租空間。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股市要持續健康的發展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當前中國股市持續下跌的問題很大程度上與政府這種觀念有關。如果這種觀念不調整,反之還把這種觀念作用市場發展的成功之經驗(比如美國),那么中國股市不僅會持續下跌,而且所面臨的問題會越來越多。
在當前的市場條件下,由于政府受這種觀念所主導,一方面要整頓市場,希望用這種嚴厲的市場整頓讓中國股市秩序走上健康之路,另一方面又在政府主導下讓更多公司上市融資,以股權來置換當前不少企業的債權,看上去是把企業的債務風險轉移到股市上了,企業的融資成本下降了,但實際上這是對股市投資的權益的侵害。股市的投資者只能用腳投票離開市場,這時股市的指數豈能不下跌?
實際上,在一個金融市場,并沒有股權融資好于債權融資,股市市場的融資好于銀行貸款融資,而是在于每一家企業的條件不同,國家的融資工具不同,企業選擇不同的融資方式而已。
因為,對于金融市場來說,由于金融是對信用的風險定價,在不同的條件及環境下,其信用風險不同,企業則會選擇不同的方式。所以,無論是銀行、證券,還是保險、信托等等的方式不同,企業做出的選擇不一樣而已。所以,任何金融市場、金融工具、及金融機構等于其信用都是不一樣,不同的企業都根據其方式選擇不同的融資工具。中國股市出現的情況也就是如此。
所以,對于當前中國股市下跌,與當前采取嚴厲監管政策有一定的關系,但根本上不在這里,還有政府官員對股市認知上的差別,在于他們不了解融資工具的功能與性質,在于他們不了解融資工具出現的原因所在。如果這些觀念不轉變,任何對股市監管的風吹草動,都可能成為股市下跌的理由。對于政府不可掉以輕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