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7 09:22 | 來源:未知 | 作者:趙明超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去年下半年以來,市場走出分化行情,低估值藍籌股持續上攻,高估值新興成長股不斷向下調整。隨著監管趨嚴及新股持續高速發行,資源稀缺性不再,
去年下半年以來,市場走出分化行情,低估值藍籌股持續上攻,高估值新興成長股不斷向下調整。隨著監管趨嚴及新股持續高速發行,資源稀缺性不再,外延擴張邏輯受阻,小市值策略失靈,重倉小市值基金凈值大幅下挫。據記者了解,近期不少基金開始調倉換股,換股策略是“抓大放小”。在業內人士看來,機構“抓大放小”本身也會對市場形成一定沖擊,或進一步加劇小市值公司的下跌。
部分小市值策略基金深幅下跌
從去年下半年至今,市場開始走出分化行情。最近一個月來的行情顯示,市場呈現加速分化跡象:一方面是海康威視、美的集團、格力電器、貴州茅臺等“漂亮50”概念股強勢向上,另一方面是成長股不斷創新低,過半公司股價跌破2016年初熔斷后低點,創業板指數更是逼近1700點。
過去幾年的成長股行情中屢試不爽的小市值策略逐漸開始失靈,部分傾向于小市值策略的基金下跌嚴重。東方財富Choice資訊統計數據顯示,主要投資于小市值公司的基金長信量化先鋒混合A,去年11月22日凈值2.87元,截至今年5月16日,凈值跌到2.35元,下跌幅度超過37%。從該基金以往投資策略看,主要就是投資A股市場中市值最小的100多家公司。
在業內人士看來,得益于過去小市值外延成長預期炒作等市場環境,小市值策略業績回報驚人。長信量化先鋒A業績表現搶眼,從2014年到2016年底,凈值飆漲2.5倍左右,基金規模也從2014年一季度末的1.36億元飆漲到2016年年底的109.4億元。
另一只主要投向小市值次新股的基金金鷹核心資源,凈值從2015年年中高點下跌超六成,其中去年11月底至今跌幅為35%左右,今年3月底以來跌幅兩成左右。從該基金投資策略看,業績比較基準為“滬深300指數收益率×75%+中證全債指數收益率×25%”的該基金,主要投向小市值次新股。定期報告顯示,該基金重倉股幾乎每個季度就要全部更換一遍,但在小市值策略失靈的市場行情中,最近一年多來持續大幅跑輸業績基準。
價值投資成為主流
小市值策略失靈,價值投資受追捧。據記者了解,部分機構已經開始調倉換股,原則就是“抓大放小”,賣出沒有業績的小市值公司,轉讓買入具有業績支撐的、具有一定成長性的中大市值公司。
在滬上某私募基金經理看來,部分基金經理調倉換股是被動賣出,為了控制凈值回撤,必須降低倉位控制風險。他說:“過去幾年小市值公司的邏輯被破壞了,新的價值投資派成為投資邏輯的主流。在價值投資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的情況下,沒有業績的高估值概念股會持續承壓,在這種情況下,不知道底部究竟在哪里,賣出也就成了必然的選項。”
值得注意的是,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小市值邏輯失靈以及價值投資理念受到追捧,部分機構的賣出行為會進一步推動小市值個股向下調整,最終負向反饋會持續,先行賣出的公司損失較小,這也可能進一步推動基金經理“賣小買大”的行為。
據記者了解,基金經理調倉換股的方向,除了大市值白馬股以外,還有部分中等市值的細分行業龍頭股。這表明,即使追求價值迫不得已調倉換股,基金經理也會選擇具有相對較好成長性的公司。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