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1 09:50 | 來源:未知 | 作者:周伊雪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基于文化與旅游天然的協同性,越來越多的影視公司開始布局旅游產業。近日,長城影視(002071SZ)宣布收購南京鳳凰假期旅游等9家旅行社51%股權。
近日,長城影視(002071.SZ)宣布收購南京鳳凰假期旅游等9家旅行社51%股權。長城影視表示,收購旅行社一方面可為公司增加3000多萬元凈利潤,另一方面則能為公司旗下的諸暨影視城輸送20萬人次以上的游客,從而提升影視城影響力、知名度和盈利能力。
諸暨影視城為長城影視旗下三大業務板塊之一——實景娛樂板塊的主體。2016年年報顯示,經歷5年開發投入后,諸暨影視城在2016年首度實現盈利。不過,年報并未披露盈利的具體數額。
分析人士指出,長城影視希望通過收購旅行社為其實景娛樂項目導入客流,但其實景娛樂板塊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卻在于缺乏有影響力的IP。并且,與A股其他影視公司相比,長城影視在影視劇制作上短板明顯,開發原創IP能力有限。
2016年末,長城影視宣布收購影視制作公司首映時代,以補強其影視制作能力。但該交易目前尚需通過股東大會投票以及證監會審核。有資深并購人士認為,在對影視等輕資產并購監管趨嚴的背景下,這筆交易能否通過監管審核尚存較大不確定性。
另外一方面,國內影視公司對于以IP為核心勾連文化與旅游的實景娛樂產業尚處于探索階段,盈利能力有待觀望。
收購旅行社
收購方案顯示,長城影視將以現金方式收購文韜基金和武略基金所持有的9家旅行社51%股權。經各方協商,股權轉讓對價為2.16億元。9家標的公司原股東承諾2017年、2018年實現凈利潤不低于3348萬元、3776萬元。
公開信息顯示,這9家旅行社規模較小,年凈利潤在100萬到600萬不等。地域分布上除兩家旅行社外,其余均集中在華東地區。
“標的選擇主要基于旅游社旅游業務本身較強的成長性及公司現有業務協同性兩方面考慮”,5月31日,長城影視董秘辦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本次收購的旅行社在旅游內容、旅游目的地和目標游客方面具有多樣化、覆蓋面廣的特點,業務成長性較高。”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則認為,旅行社除了給影視城項目導入客流外,在目前市場環境下,其本身盈利能力及競爭力較弱。
“旅行社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且利潤空間已經被壓縮地非常薄。一方面現在團隊游在大幅減少,自駕自助游等個性化旅游方式受到青睞。另一方面旅行社本身微利經營甚至賠本,主要靠購物補償,但現在對于強制購物的監管趨嚴。因此旅行社的經營難度相當大。”陳少峰5月31日說。
自年初以來長城影視的股價一直處于震蕩下行態勢,截至5月31日收盤,報10.05元/股,較年初已跌去33.3%,而同期申萬一級傳媒行業指數僅下跌14.3%。“主營業務沒什么特別亮點。”5月31日一位影視行業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直言。
目前長城影視三大業務板塊分別為影視、廣告和實景娛樂。其中影視板塊在2016年營收為3.7億元,占總營收的27.59%,較上年同比下降5.49%。廣告業務由于收購資產并表,營收較上年同比增加64.6%,已經成為長城影視營收比重最大的板塊,占總營收比例為70.26%。而以諸暨影視城為主體的實景娛樂板塊尚在起步階段,其2016年營收占總營收比例不足3%。
IP成痛點
相較于財務回報,長城影視更為看重的或在于旅行社與公司實景娛樂板塊的協同效應,實現“以IP為核心的衍生板塊擴張”。
“旅游產業將會作為影視IP的衍生變現渠道,對打造IP有良好促進作用。”前述董秘辦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但分析人士認為,長城影視目前的短板正在于缺乏優質IP的開發能力。
“影視公司做實景娛樂優勢在于具有IP,但長城影視的痛點在于缺乏深入人心的IP,其制作出品的電視劇以主旋律宣傳片為主,沒有比較適合做實景娛樂的內容。且其影視劇制作能力在行業內較弱。”前述影視行業分析師指出。
2015年5月,長城影視以3.3億元收購諸暨國際影視創意園100%股權,進入旅游文化產業。“當年做主題公園算是不錯的轉型,但放棄了電影制作導致基本沒有真正市場電影,沒有娛樂化IP,現在做主題公園難度很大。”陳少峰直言。
目前諸暨影視城項目收入來源主要為商鋪出租、門票收入和影視拍攝服務收入。2016年全年營業收入近3000萬,占總營收比重不足3%。
事實上,長城影視目前已在加強其影視制作板塊。2016年末,長城影視宣布以18.95億元對價收購首映時代和德納影業兩家公司。其中首映時代為影視劇制作公司,導演顧長衛,演員蔣雯麗及馬思純為其股東。德納影業則為電影放映公司,在浙江江蘇兩地擁有5家影院。
海通證券分析師鐘奇認為,收購首映時代意在補強其電影內容制作。
不過,該收購方案目前仍處于董事會預案階段,在2016年末發布的預案中,對首映時代估值為13.5億,而其2016年前10個月營業利潤為3556萬元,市盈率估算約30倍。有業內人士分析,在影視業并購監管趨嚴的大背景下,該項交易能否順利通過監管審核還有待觀察。
事實上,即使擁有較為優秀的影視制作能力,能否在實景娛樂上真正實現IP衍生變現對于國內影視公司仍是不小挑戰。前述行業分析師直言,“都想做中國的迪士尼,但目前看來差距很大。”
5月31日藝恩研究總監付亞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影視公司做實景娛樂目的是延展IP或項目或品牌的變現空間。但目前,國內影視公司操作或參與模式還在探索期。“其中涉及到資金問題,模式問題,自身IP品牌溢價問題,前期評估問題,選址及落地運營問題。”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