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7/0613/20170613091256191.png)
在投資品種上,多多比較鐘情基金投資,也經常向大家推薦買基金。無他,純粹因為這種投資方式比較穩妥,很合適沒有時間看盤的上班族。
而關于基金配置,首先我們要明確四個維度,這是基金投資的基礎,如圖
股神巴菲特認為,在投資上不虧才是首要的,切忌本末倒置。所以今天要講的這四個維度會形成一種均衡的作用,讓大家的基金投資更加穩妥與靠譜。
敲黑板,大家做好筆記哦:
1。不同市場環境的配置
投資要跟著大勢走,這是永遠都不會錯的。
在基金配置上,策略應該有主觀能動性,說人話就是:
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市場環境作出相應的調整,包括投資品種、投入的資金比例和預期收益。
比如從去年開始,債市萎靡,今年就要適當地減少這部分的投資比例;
去年各家媒體、自媒體都早已預言2017的國際黑天鵝事件,當時入手黃金ETF,年后也會賺不少;
年前外匯監管變嚴,后續也出了一些海外投資通道收窄的消息,當其時可以提前布局好QDII一類的基金;
……
好了,不說太多的“假如”了,多多的意思是大家要有一定的市場敏感度,看準投資的風向,然后適時入手或適當回避,跟著大勢做調整準沒錯。
如何培養市場敏感度?可以從每天閱讀財經新聞開始,具體的資料來源,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吐血整理!2017年理財就靠它們了》
2、不同投資風格的配置
這是很具個性化的一點。
一般在注冊開戶的時候都會要求用戶做一個投資風格測試,比如銀行、券商 ,甚至第三方基金銷售平臺
各平臺在設置風險測試的時候是有助于投資者把關投資產品的,如果投資品種超出測試范圍的時候,會收到平臺的溫馨提醒。要不要投資是個人選擇,但平臺的提醒可以幫助你進一步了解產品的風險程度。
在明確自己的投資風格后,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對不同產品做出資金比例的分配。
舉個栗子:
如果你是保守型投資者,應該把基金配置的大比例放在保本型的固收類產品上,比如貨幣基金、債券基金,少量定投配置指數型基金等;
如果你是穩健型投資者,可以更多地選擇定投指數型基金、混合基金、量化基金等;
如果你是進取型投資者,股票型基金、指數基金、QDII、ETF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
每個人的投資風格不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要謹記的是切忌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避免一榮俱榮一敗俱敗,這也就是接下來要講的第三點:
3、不同品種的配置
在選擇不同類型基金的時候,我們要了解各類型基金的風險、收益和流動性,根據這三點,我們可以大致地把各類型基金分到三個不同的錢包上,如圖
多多簡單說一下各類型基金的主要特點:
貨幣基金:不保本,但基本不會虧損,收益率在4%左右,流動性強,有的可以隨存隨取,而且起步門檻超低,好比銀行活期;
債券基金:指的是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于債券的基金,也有小部分投資于股票,收益相對穩定;
保本基金:其實這在年初已經要求改名為避險策略基金“雖然打破了剛性兌付預期,不過也能從中挑選出可以”避險的產品;
股票基金:指的是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于股票的基金;
混合基金:是指同時投資于股票、債券和貨幣市場等工具,沒有明確的投資方向的基金。其風險低于股票基金,預期收益則高于債券基金;
指數基金:是以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標普500 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日經225指數等)為標的基金,并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其優點是費率、收益穩定、對基金經理的依賴小;
QDII基金:簡單來說就是把錢交給基金公司,由基金公司幫你投資到海外市場,門檻不高,一般1000元起;
ETF基金: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是一種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額可變的一種開放式基金 ;
……
基金的種類很多,上文說過,投資不同的基金品種,要根據自己的投資風格還有市場環境來決定投資的比例,制定合適的投資策略,這就是第四點:
4、不同投資策略的配置
港真,制定投資策略是大事,理應放在這四者的頭位。
然而,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多多認為前三點是大家比較容易把握的,也就是對市場、對自己和對基金類型的了解,不難,只要花點時間一般人都能做到。
而在投資策略這塊,難度就大了。它糅合了前三點的信息:
既要靈活地根據市場變動適時調整策略,又要根據個人風險承受能力作出不同方案,在確定基金品種比例后還要挑選優質的產品……
目前市場上有4000多只基金,比股票還多,多多在制作投資策略方面有時候也會處于被動之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