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7/0620/20170620114626293.jpg)
物業管理行業近年來出現的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變化如今讓一些行業資深人士開始懷疑,這些變化是否真正適合這個行業的發展。
綠城服務集團(2869.HK)行政總裁楊掌法稱,就如今大熱的互聯網與物業服務的結合來看,除了行業領先的幾家公司以外,大部分物業管理公司在互聯網方面做的效果并不好。而在資本市場方面,物業管理公司在香港的市盈率也未獲得太高估值。
楊掌法近日在中國指數研究院舉辦的一個論壇上表示,盡管物業管理行業近幾年來的并購現象增多,但真正并購的量并不大,并且并購后大部分企業并未取得預期的發展和成長。
“現在互聯網也好、資本也好、并購也好,終究適不適合我們大部分企業,這個應該引起我們的思考,我們綠城正處于思考和學習的階段。”楊掌法說。
物業管理公司彩生活(1778.HK)在2014年從花樣年集團(1777.HK)分拆獨立上市后給物業管理行業帶來了新的想象空間。自彩生活之后,近3年來已經有包括綠城服務、中海物業(2669.HK)、中奧到家(1538.HK)等物業管理服務公司在香港掛牌上市。
而在A股市場,包括碧桂園物業、南都物業等物業管理公司也在申請上市,目前在IPO排隊階段。據人民網記者查詢,碧桂園物業目前在上交所的排隊順序位于161位。
中國指數研究院的報告顯示,除了香港資本市場,物業管理公司也在利用新三板市場帶來的便利,積極掛牌。據中指院數據,截至6月12日,已有49家物業服務企業掛牌新三板,其中創新層企業有11家,占比為22.45%。共有18家企業發布定向增發方案,涉及融資規模達5.54億元。
此外,物業管理公司還通過發行證券、引入戰略投資等方式進行多元化融資。比如去年,彩生活共發行4億元公司債和3億元資產抵押債券,今年3月,萬科物業引入博裕資本與58集團兩家戰略投資者。
但楊掌法稱,資本市場對于物業管理行業來說是個極大的考驗。他說,公司尚未為上市募集到的資金尋找到合適的用途。綠城服務集團于去年年中在香港上市,募集約14億港元。
“不知道用到哪里去,原來想過要用于很多的改進,用于信息化、大數據的建設,”楊掌法說,“但現有的資金已經足夠了。”
楊掌法補充道,公司此前認為投資者會要求公司利用好資金進行行業內的收購,但經過和股東的幾次交流后,發現大部分的投資者其實反對公司將資金用于行業內的所謂并購事件中。
“我們現在也在思考,終究上市以后資本市場給我們綠城帶來了什么,或者他們更看重的是什么。”
楊掌法說,從客戶反饋的結果來看,客戶看重的是綠城服務的品質,做好在物業服務過程中的經營,尤其要堅持可持續的發展。“并不是短期的一些并購、投資給我們綠城帶來很大的影響。”
碧桂園物業總經理李長江說,在物業行業現在有很多的問題,比如并購上,但公司堅持的是,做好才能走遠,要腳踏實地,才能走穩。他說,有好服務才有大進步。
李長江對記者表示,公司上市發行新股募集所得會用于社區服務。
碧桂園物業的募股說明書顯示,該公司計劃將募集資金用于信息化改造、社區智能化改造、市場拓展以及社區服務中心項目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