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5 10:10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6月年中的資金面大考在平靜中剛剛度過。然而,央行連續8日暫停公開市場操作背后,7月逾9000億資金到期或將成為市場新的擔憂。央行連續8日暫停公開市場操作
央行連續8日暫停公開市場操作
因為今日無逆回購到期,公開市場既無投放亦無回籠,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繼續暫停。央行稱,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較高水平,故不開展操作。這已經是央行連續第8日暫停公開市場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自6月21日至7月3日期間,央行連續9個交易日回收資金,累計凈回籠5700億元。從整個6月來看,全月逆回購凈投放400億元,算上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凈投放667億元)和國庫現金定存操作(回籠600億元)之后,6月實際凈投放467億元,對比5月份的1495億元,環比大幅減少1028億元。
盡管央行連續回籠資金,但是近期市場資金面持續平穩,資金利率也表現為整體下行。7月4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全面回落。其中,隔夜利率下行3.03個基點至2.6897%,1M和3M利率分別回落2.65個和2.51個基點。這也印證央行關于流動性總量較高的說法。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總行資產負債部唐楚薇表示,2013年之后,央行貨幣政策工具不斷豐富,陸續創新多種手段包括定向降準、抵押補充貸款(PSL)、MLF、SLF、TLF等,不僅可以直接影響市場流動性,且從運行來看切實有效,在外匯因素影響逐漸減弱、貨幣供應方式發生新變化的情況下,央行通過這些工具,“削峰填谷”,有效把控貨幣閘門,維持市場流動性基本穩定。
7月逾9000億資金即將到期
年中節點資金面保持穩定,市場稍微松了一口氣,但并不意味著就此可以高枕無憂。央行曾在6月初為補充跨季流動性而重啟28天逆回購操作,所以,7月將面臨資金集中到期。
Wind統計顯示,7月共有9175億元資金到期,其中逆回購有5600億元,MLF有357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7095億元資金集中在于7月前兩周。
其中,本周央行公開市場將有2500億逆回購到期,周一至周五分別到期700億、0億、900億、700億、200億。下周央行公開市場將有2800億逆回購和1795億MLF到期,合計共4595億,周一至周五分別到期300億、400億、500億、2395億、1000億。
眼下這一幕,讓市場不僅回想到3月末4月初資金面的情況。中信證券債券分析師明明指出,如果央行在MLF到期之前不重啟公開市場操作,那么銀行體系面臨的流動性壓力將會遠大于4月,一定程度上或推高國債收益率。
海通宏觀姜超持類似意見:“6月資金平穩跨季,但7月中上旬仍有大量公開市場操作和MLF到期,央行若延續目前零投放的態度,不排除資金面趨緊的可能。”
中銀國際則認為,考慮到政府存款的季節性變化規律,對于資金面的下一次考驗時點可能在7月中旬,屆時將繳稅壓力和MLF到期疊加,月中時點過后預計3季度流動性供給水平將延續回升的趨勢。
對此,興業研究表示,不必擔心7月流動性重現超預期緊張局面。貨幣政策已從前期穩健偏緊的操作轉為真正的“不松不緊”精準投放。
對于央行的應對措施,明明預計,央行7月可能保持小幅凈投放應對季初稅收壓力,流動性預計將保持平穩。
巨額到期資金會否對A股產生沖擊?
市場分析指出,在半年末的關鍵節點過后,央行進一步“寬松”的動力基本消退。在金融去杠桿的大背景下,貨幣政策料維持中性偏緊的取向,出現超預期邊際放松的可能性下降,這會對 A 股上行空間形成一定制約。
興業證券認為,隨著半年末的壓力點過去,流動性邊際放松已進入尾聲。同時,預期差也已被修正,市場缺乏進一步向上的邊際動力。
天風證券則認為市場反彈窗口期未關閉。其指出,從短期來看,進入7月,每周的MLF和逆回購到期量加總依次為2500億元、4595億元、695億元、1385億元,顯然到期壓力主要集中在第二周。除非出現明顯的信號表示央行放棄對沖,否則市場風險偏好仍然處于修復階段,反彈窗口期未關閉,左側減倉時機未到。
海通證券表示,不必過度擔憂資金面。利率不是一個獨立的外生變量,而是整個經濟系統的內生變量,跟增長和通脹相匹配。在物價整體下行背景下,貨幣政策持續收緊概率較小。而利率即便有波折,也很難出現4到5月間的急升現象,對資本市場影響有限。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