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8 10:15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房地產]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樓市近年來均呈現分化現象,一邊是一線和部分熱點二線城市房價高企,另一邊則是三四線城市亟待去庫存。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當地為了去庫存,推出了“房票”制度。
“房票”聽起來和計劃經濟時代的“糧票”有點像,其實不僅名字像,內容也挺像。“房票”是民間簡稱,官方名稱是“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房屋兌換憑證”,有1平方米到100平方米不等的7種面值,還有地段、單價、評估價以及住戶信息甚至二維碼。用“房票”就能像當年的“糧票”一樣換到相應的房子,而持有“房票”的人是拆遷戶,房子不是像其他城市一樣為了拆遷戶回遷特意建的,而是直接在商品房市場上收購回來的,簡單來講,這是一種回遷房市場化的方式。而且,“房票”還能出售,也就是說可以在獲得房產之前進行票據交易,有點像期票交易,某程度上實現了回遷房的自由流通。
“房票”的發明是建立在鄂爾多斯極度特殊的樓市狀況之上的。不同于一般的三四線城市,鄂爾多斯在過去建了大量的商品房,而且地廣人稀,又是經濟結構單一的資源型偏遠城市,商品房數量遠超居住需求。所以,即使是在本次施行“房票”的中心城區東勝區,截至2016年1月,建成、在建但未售住宅面積高達608萬平方米、3.39萬套。而與此同時,需要改造的棚戶區有18414戶,建筑面積289萬平方米,即有7萬多棚戶區居民生活在基礎設施破損、安全隱患嚴重的區域。鄂爾多斯的新區并不像一二線城市的新區一般有起碼的生活保障措施,相反曾被報道幾乎難以居住,所以,有些人即使在新區買了房子仍然在老城居住。
而今,“房票”可以消化一部分商品房,填補去庫存的任務,又能讓棚戶區拆遷戶住上中西城區的房子,不失為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決之法。截至今年5月底,憑借著“房票”政策,東勝區已經消化了四成的住宅庫存了。
雖然“房票”不失為一種亡羊補牢的方法,但它是基于鄂爾多斯的特殊性。即使在去庫存任務也很繁重的普通三四線城市,中心城區也不會有大量可供選擇的空置商品房,而且價格也絕不符合回遷房的采購價。所以,這種方式現實上就無法推廣。況且,商品房本來就不是按照回遷房的標準來建,和回遷房進行銜接略有挑戰。譬如,即使同類地段不同戶型、裝修、環境、小區配套、學位等因素都會對價格造成很大影響,而且回遷房本來要求只是簡裝,存量商品房都是精 裝,裝修款算在價格里等于侵蝕了部分地段價格。保障房市場化即開發商配建保障房的方式都曾經出現了很多問題,最后不了了之,這種更加特殊化的將存量商品房直接采購作回遷房的方式難度會更大,可能出現的問題也會更多。
“房票”對于鄂爾多斯當地政府、開發商和拆遷戶,都不失為一件好事,然而它既不是去庫存的上策,也不適合、不值得其他城市效仿。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