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大漲+資金驅動
2016年12月30日,騰訊控股收盤價為189.2港元,市值為2300億美元左右,這時的騰訊控股的股價剛剛觸及2016年下半年的底部。盡管市場都對騰訊控股抱有樂觀的預判,但誰也沒有料到騰訊控股股價將在2017年迎來大漲。
2017年8月9日,騰訊控股股價在盤中一度觸及333港元大關,市值突破4000億美元。相比2016年底,騰訊控股在2017年的223天中股價漲幅高達76%。
毫無疑問,強勁的業績是支撐騰訊控股大漲的核心邏輯之一。與此同時,騰訊控股在2016年以及2017年第一季度展現出來的強勁增長力也讓市場大吃一驚。
根據騰訊控股披露的數據顯示,2016年財報中,騰訊控股全年營收人民幣1519.38億元同比增48%,凈利潤人民幣414.47億元同比增42%。而在2017年第一季度中,騰訊控股總收入為人民幣495.5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5%。而凈利潤為人民幣145.4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7%。
“以騰訊這樣體量的公司來說,還能有這樣的漲幅是非常驚人的,游戲業務兇猛增長再次驅動公司業績。”一位九鼎投資的人士對記者表示。
但業績搶眼并不能充分解釋騰訊控股今年以來的股價漲幅,在港股市場中依然存有股價未能反饋業績的案例。
那么,究竟是什么驅動了騰訊控股這一波驚人的漲幅?
盛富資本國際CEO黃立沖在8月10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內地有大量資金流入香港藍籌市場,藍籌市場里騰訊的期待比較高,是中資一路將騰訊控股的股價抬起來的。”
“騰訊目前股價也是資金驅動的結果,以騰訊上一次小調整為例,有的資金認為騰訊會調整到250港元,想等到250港元以下再買,但是更多的資金買入并沒有給騰訊調整到250港元的機會,基本上到了260港元就再次開始向上了。”一位香港的港股基金經理講道。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控股股價還在180港元左右的時候,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完成了進一步的互聯互通,即深港通在2016年12月5日正式開通。
與此同時,根據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共同簽署深港通《聯合公告》。深港通總額度取消,北向每日額度130億元人民幣,深港通每日南向額度105億元人民幣。另外,此前已經開通的滬港通總額度也將取消。深港通的開通以及總額度限制的取消無疑進一步擴大了資金南下的規模。
中融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監付世偉8月10日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毋庸置疑,騰訊是一個好公司,股價上漲受資金驅動,南下的資金很兇猛。”
而一位華南地區公募基金QDII產品的基金經理也透露道:“對內地資金而言,騰訊作為港股通里的最有代表性且最具盈利能力的股票,也成了諸多機構和散戶的首選,從港交所提供的數據可看到,港股通資金購買騰訊超過總發行量的1.2%。”
根據此前各家QDII基金披露的二季報也能看出內地的機構如何追捧騰訊控股。Wind數據顯示,排除跟蹤指數的QDII基金,在50只主動管理型QDII產品中,37只重倉持有了騰訊控股,占比達到了74%。
據悉,主動管理型QDII產品重倉騰訊控股的股份數超過1120萬股,按照騰訊控股最新股價300多港元測算,持股市值達到了34億港元,成為名副其實的全部QDII的第一重倉股票。
“內地資金到香港,尤其是公募基金,幾乎每個基金經理都配置了十個點的騰訊,騰訊的確定性更強。”付世偉講道。
另外,記者了解到,海外資金也在騰訊股價大漲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前述香港的港股基金經理告訴記者,對海外資金而言,大多數跟蹤指數的ETF、被動指數基金、主動管理基金均需配置騰訊,例如在恒生指數中,騰訊占比11.4%,在MSCI指數系列中,騰訊也是占最大權重的股票之一,因此騰訊已成為海外資金配置的首選。
估值是否貴了?
騰訊控股2017年的這輪行情中幾乎沒有出現過大幅度的調整,隨著股價一再走高,市場出現了對騰訊控股估值的分歧:騰訊控股如今股價是不是貴了?
8月10日,港股迎來近期幅度最大的調整,恒生指數下跌1.13%,與此同時,騰訊控股的股價也出現了調整,股價跌破330港元大關,收盤報收于326港元。
這一背景下更加激發了這樣的討論。
首先分歧開始存在于重倉騰訊的公募基金產品經理中。滬上一位基金經理此前向記者表示:“大家對騰訊的看好態度是比較一致的,雖然股價一路攀升,但從騰訊的業績表現來看,確實能支撐其股價的上漲,不過在這個價位繼續加倉的人很少。”
根據記者的梳理顯示,此前重倉的公募基金產品已經有部分產品開始減持,包括工銀瑞信滬港深、廣發滬港深新機遇、景順長城滬港深精選、前海開源滬港深藍籌在內的多只基金二季度都對騰訊控股進行了部分減倉,減持數量在43萬股到68萬股之間。
上述滬上基金經理則表示:“畢竟騰訊的股價已經漲了很多,基金經理可能會出于落袋為安的考慮減持,也可能由于控制倉位而減持。”
記者與同眾多機構交流后發現,市場中認為眼下存有調整空間,但中長期仍舊看好騰訊的觀點是時下主流的判斷。
前述華南地區公募基金QDII產品的基金經理8月10日告訴記者:“對于目前330港元的騰訊控股需要從兩個層面來看,首先短期看,有獲利回吐壓力,目前這個股價下估值不便宜。另外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也將影響整體股票市場的估值。但中長期看,騰訊龍頭地位難以撼動,仍將持續為股東創造價值,對騰訊仍然相對樂觀。”
但也有機構人士認為騰訊未來會被其他公司所替代:“我們公司也配置了騰訊,現在比較看好,但長遠來看不見得是首選的,金融板塊未來會超過騰訊。”付世偉講道。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