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2 10:29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房地產]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8月21日,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發文表示,十八大以來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取得重大進展。下一步,堅持以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為引領,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重點,
8月21日,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發文表示,十八大以來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取得重大進展。下一步,堅持以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為引領,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重點,著力推進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著力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著力推進北京非首都功能控增量、疏存量相關政策意見的組織實施,持續加大交通、生態、產業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力度,大力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不斷取得京津冀協同發展新的更大進展。
北京市制定的總體規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應該說是一個整體的不同部分,是北京以及京津冀地區現狀的一次巨大調整。在改革開放前,中國城市主要承擔了地域行政中心的功能,而改革開放后,市場的力量逐漸壯大,并不斷改變和塑造著城市的發展。由于這種成長過于迅速,同時也缺乏超前的合理規劃,造成了城市發展攤大餅的現象。
北京因為承載了太多非首都功能,源源不斷吸收全國各地的資源,最終出現交通擁擠、霧霾嚴重、房價過高、資源超負荷等大城市病。而京津冀作為一個區域,因為北京的吸引力太大,造成了燈下黑的問題,這種發展不平衡,更不可持續。因此,必須給予北京重新定位,重新布局,在此基礎上,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習 近 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環節和重中之重。
北京市目前人口已經達到2100多萬,接近2020年2300萬的人口調控目標,已經接近承載極限。因此,必須對現有格局實現合理的布局與規劃,對存量進行調整。過去幾年,北京以及京津冀的新布局已經逐步清晰。按照習 近 平總書記的要求,這些規劃需要把握好戰略定位、空間格局、要素配置,堅持城鄉統籌,落實“多規合一”,形成一本規劃、一張藍圖。這意味著首先城市定位要清晰,空間布局要合理,發展要均衡;其次,就是要落實“多規合一”, 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多個規劃融合到一個區域上,實現一個市縣一本規劃、一張藍圖,解決現有各類規劃自成體系、內容沖突、缺乏銜接等問題。
中國大部分中心城市都存在大城市病,資源過于集中。因此,北京與京津冀的規劃要求實際上是中國所有城市規劃都要遵守的原則,城市規劃在城市發展中起著戰略引領和剛性控制的重要作用,做好規劃,是任何一個城市發展的首要任務。那些存在這樣那樣問題的中國城市應該檢查自己是否功能定位清晰,布局是否合理,發展是否均衡,多規是否合一。中國那些正在成長中的城市更應該吸取大城市病的教訓,糾正過去攤大餅的發展模式,做出系統性的規劃與合理的布局,這絕不只是北京的問題,是中國所有城市發展都面臨的制度、文化與思維的缺陷。
其次,一定要確保一張藍圖干到底。做好了戰略定位與合理布局之后,就要按照規劃去執行與落實,規劃不能在半途隨意變動;城市布局的調整一定會觸及地方和居民的利益,有一定阻力,這需要提高執行能力,將藍圖變為現實。
三年多來,北京市加快“瘦身提質”,天津市推動“強身聚核”,河北省實現“健身增效”,正朝著協同發展的目標有力邁進。北京的一核兩翼規劃正在加速落實,京津冀“三地一盤棋”,增強了整體性,協同性。現實中有諸多問題就是缺乏一個系統性的頂層設計以及強大的執行力,北京與京津冀的未來發展將展示出這種驚人的能力。事實上,不管是攤大餅式的城市發展,還是粗糙的經濟發展模式,都需要改變,更需要有改變的力量。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