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9 10:46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房地產]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租售同權、“只租不售”土地……“租賃”越來越得到政策和市場的重視和支持,全國多個城市更多渠道為租賃住房“開源”。對于“沒有農村”的深圳來說,“城中村”除了舊改,
政策強度超過以往
昨日,國土資源部發布公告稱,為增加租賃住房供應,緩解住房供需矛盾,構建購租并舉的住房體系,建立健全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國土資源部會同住房城鄉建設部根據地方自愿,確定第一批在13個城市開展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這13個城市為北京、上海、沈陽、南京、杭州、合肥、廈門、鄭州、武漢、廣州、佛山、肇慶、成都。
試點方案提出,村鎮集體經濟組織可以自行開發運營,也可以通過聯營、入股等方式建設運營集體租賃住房。集體租賃住房出租,應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租賃合同約定,不得以租代售。承租的集體租賃住房,不得轉租。探索建立租金形成、監測、指導、監督機制,防止租金異常波動,維護市場平穩運行。
去年以來,住房租賃市場獲得國家層面大力支持,今年相關政策已進入落地期。其實,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和許多大中城市已先后出臺了加快租賃住房發展的相關政策,且政策的強度、執行的力度均超過以往,顯示出各地推進“租售并舉”的決心,住房租賃市場已經逐漸成為一個“香餑餑”。
多渠道解決租賃房源
雖說深圳是一座“沒有農村的城市”,但卻擁有許多城中村。就在昨日,深圳市規劃國土委發布關于征求《深圳市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實施意見》及《深圳市住房租賃試點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的通知,提出鼓勵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繼受單位開展規模化住房租賃業務。“十三五”期間,通過收購、租賃、改建等方式收儲不低于100萬套(間)村民自建房或村集體自有物業,經質量檢測、消防驗收等程序后,統一租賃經營、規范管理。
此外,發揮國有住房租賃企業的引領和帶頭作用。依托現有或新成立市屬國有企業,于2017年底前籌建3至5家國有住房租賃企業,著力發揮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團政策性、專業化、規模化的住房租賃平臺作用;推進自持租賃住房和自持商務公寓用地的試點出讓工作,除福田、羅湖、鹽田區外,其他行政區、新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應于2018年6月底前至少供應一宗地塊用于全部建設自持租賃住房或商務公寓。
最近,深圳的棚改與城市更新再次被推到了風口之上。其實,深圳的棚改試圖進行公共住房供應體系的重構,擬通過棚戶區改造破解公共住房供應難題,似乎也切合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風口”。
如何解決租賃房源,增強土地供應特別是力推“只租不售”的土地模式,也是重中之重。近日,上海浦東新區規劃和土地管理局對《浦東新區租賃住房地塊所在街坊(部分)控制性詳細規劃局部調整(實施深化)》予以公示,將世博、三林、張江3個黃金板塊的5幅商辦用地改為租賃住房用地。
8月23日,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網站發布公告,擬掛牌出讓涉及徐匯區、長寧區、浦東新區3個地區的幾幅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根據公告,這些地塊的土地用途為租賃住房。就在今年7月,上海首批公開出讓的兩幅租賃住房用地正式成交,兩幅土地采取“只租不售”模式,項目建成后將至少提供1897套租賃住房房源。值得注意的是,競得兩宗地塊的均為國有企業。
此外,深圳市的上述《實施意見》及《方案》也提出,自2017年8月起,以招拍掛方式出讓的商品住房用地除按規定配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或人才住房外,還應按不低于規劃建筑面積20%的比例建設自持租賃住房,自持年限為70年。
有助房價穩定
深圳房地產中介協會研究總監徐楓認為,目前租賃市場是一個初始化的階段,應該說未來2到3年之內應該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會有很強的立法和行業監管的體系介入。由此可見,“人人有房住≠人人有房產”的租賃時代已然開啟。
那么,短期內租賃住房市場的加速發展會不會對住房需求造成分流,進而影響房價?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對于租賃市場來說今年各地有較為明顯的發力,這也充分說明當前形成了明顯的共識,即租賃市場正成為長效發展機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信號的含義有兩點,第一是后續更多城市會加入到發展租賃市場的行列中。第二是各類企業和消費者會接觸更多的租賃產品。如果租賃市場發達,那么對于房價來說則會有一個較為積極的意義,即有助于房價的穩定。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