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6 10:44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房地產]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9月主要金融數據全面回暖且超出市場預期
有券商分析師調研稱,不少中小銀行由于此前信貸投放較快,現在都已經進入基本沒有額度的狀態。
一二線城市購房年輕人是杠桿率最高群體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11.16萬億元,同比多增9980億元。尤為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新增的超11萬億人民幣貸款中,居民部門扛起來“半邊天”,而這主要與房貸相關。
盡管今年以來全國多地出臺組合拳調控樓市,銀行對熱點調控城市的房貸投放把關更嚴,但從全國范圍看,今年前三季度新增居民中長期貸款(主要就是個人按揭住房貸款)的規模依舊相當可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居民中長期貸款新增4.2萬億元,與上年同期持平,而9月新增居民中長期貸款4786億元,也與前幾個月水平相似。
“9月居民中長期貸款保持高增長,與地產銷售下滑趨勢相悖,可能是因為銀行放貸額度收緊,放款周期拉長,導致前期積壓沉淀延遲發放有關。”聯訊證券分析師李奇霖稱。
更為重要的是,今年以來不僅居民中長期貸款投放規模與去年同期相當,居民短期貸款更是出現暴增,而這些貸款因為有部分違規用于購房,也在近期備受監管關注。
數據顯示,盡管7月以來,多地監管部門要求轄內銀行嚴查居民消費貸流向和合規性,不少銀行也收緊了消費貸的發放,但9月以消費貸為代表的居民短期貸款仍增加2537億元,同比多增1822億元,環比增加372億元。
今年前三季度,居民短期貸款總計新增1.53萬億元,是去年同期的近3倍,占全部新增貸款的比重從去年同期的5%提高到目前的14%左右。
“銀行發放的個人消費貸單筆規模一般不超過100萬元,普遍是三五十萬,這部分資金對于在一線城市購房來說可能杯水車薪,但對在三四線城市來說,有時就夠湊上首付。”合肥一國有大行零售條線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稱。
至于究竟有多少消費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不少研報預估這一數字大約在3000-4000億左右。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全國居民短期消費貸款流入樓市現象研究》報告顯示,按照社會零售額同比走勢估算,3月以來新增異常短期消費貸款金額約3700億元,估計其中至少有3000億元流向樓市,約占新增短期消費貸款總額30%。
另據德意志銀行近日發布的內部報告預估,中國三成新增消費貸流向房地產市場。該報告稱,近期中國短期消費貸款同比增長35%,占貸款凈增額的10%,消費需求的增長帶動消費貸款增長的比重約為三分之二,而剩余三分之一(約4000億元)則進入了房地產市場。
居民部門強勁貸款增勢的背后是杠桿率的快速攀升。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NIFD)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居民部門杠桿率依然延續上升趨勢,從一季度的 46.1%上升到二季度的 47.4%,上升了1.3個百分點,整個上半年上升了2.6個百分點。居民部門在全部實體經濟中加杠桿的速度依然較快。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明近日就呼吁,應警惕居民杠桿率的過快上升。他表示,從負債與收入之比的視角來看,中國居民部門加杠桿的空間已經不大。中國居民杠桿率的分布存在嚴重的分布失衡,那些一二線城市中被迫以各種形式舉債購房的中產階級年輕人,很可能是中國社會中杠桿率最高的群體,他們的金融脆弱性也是最強的。
銀監會方面近日也表示,消費金融是銀行業務的一個重點,但應防止居民杠桿的過快上升,美國次貸危機很重要的教訓,就是金融機構對沒有償還能力的人過度發放貸款,中國要防范這種傾向,不能助長泡沫。業內普遍認為,隨著監管持續嚴查收緊消費貸,未來新增居民短期貸款會大概率回落。
房地產非標融資回升帶動社融大增
在新增信貸超預期增長的同時,9月社會融資規模也連續四個月超預期增長,當月大增1.82萬億元,主要源于社融的季節性回升,以及委托和信托貸款大幅增長。
上述二者合計增加3200億,是9月社融回升中除了貸款以外貢獻比較高的部分。
對于為何信托貸款和委托貸款會大幅增長,中信證券(18.000, 0.00, 0.00%)分析師明明稱,委托貸款和信托貸款再度明顯回升,主因在債市依舊橫盤震蕩、企業債券凈融資規模回升乏力之際,融資需求被迫向高成本的非標轉移。
中金公司分析師陳健恒則進一步認為是房地產非標融資回升拉動社融超預期增長。他表示,信托貸款9月新增2409億,或以房地產非標融資為主;從利率來看,5月至今,非標融資成本有所上行,尤其是貸款類信托和房地產信托的融資成本上行更為顯著,據不完全統計,這兩個品種各期限近四個月融資成本上行70bp有余,主因房地產行業的貸款、債券等融資收緊之后,融資需求被迫轉向非標等高成本融資渠道。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房地產債將逐步進入回售和到期高峰,關注屆時的再融資壓力。
此外,9月新增委托貸款775億元,較4-8月融資基本為負的居民明顯改觀,李奇霖認為,或與房企融資受限、現金回籠慢,從而尋求過橋資金有關。
不少分析人士認為,盡管9月金融數據總體較好,但也應客觀看待,這主要還是季末沖高因素貢獻,四季度在信貸額度受限的情況下或會出現新增貸款和社融持續回落的情況。
“數據本身不宜跟經濟動能強弱直接關聯,在今年信貸不明顯超過去年的約束下,預計四季度信貸增量在1.5-2萬億之間,月均新增5000億-6000億元,包括房貸增量都將明顯受到限制,這也是近期房貸利率開始明顯走高的原因之一。我們與銀行的溝通中發現,不少中小銀行由于此前信貸投放較快,現在都已經進入基本沒有額度狀態。”陳健恒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