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4 10:41 | 來源:未知 | 作者:張秀蘭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哈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哈藥股份)日前發布的三季度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均比上年同期出現下滑,其中凈利潤下降達5684%。同時,哈藥高層人事也發生更替,
對于高層人事變動的原因及業績下滑等問題,11月8日,新京報記者向哈藥股份方面求證,截至發稿前仍未得到回應。但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作為全國首家醫藥行業的上市公司,近年來哈藥股份卻逐漸減少研發投入,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明顯低于同行。經濟學者郭凡禮表示,醫藥行業發展的驅動力之一就是研發,失去研發能力和效率的企業,將在下一輪醫藥行業的競爭中面臨被動局面。
前三季度凈利潤下降近六成
哈藥股份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約92億元,同比減少10.96%;凈利潤2.64億元,同比下降56.84%。哈藥股份在財報中表示,醫保控費力度持續、限抗政策進一步升級,是導致本期銷售收入較同期下降的原因。
知名經濟學者郭凡禮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醫保控費力度持續,導致公立醫院降低藥占比;取消藥品加成,醫院用藥結構出現大調整;醫院對輔助用藥需求下降,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領域輔助用藥大幅下降,這直接導致哈藥股份藥品營收出現下降。而限抗政策的進一步推進,抗生素類藥品市場總體縮水,哈藥股份抗感染藥物品類收入也必然會下降。
所謂“限抗政策”,包括系列內容。
其中,2012年8月,有“史上最嚴限抗令”之稱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正式實施,抗菌藥物將依據安全性、療效、細菌耐藥性、價格等因素,被分為非限制使用級、限制使用級和特殊使用級三個級別。違規使用抗菌藥物的醫師,將被警告、限制處方權、吊銷執業證書,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2015年8月27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對規范抗菌藥物臨床應用,保障醫療質量與患者安全提出要求。其中,醫師開具抗菌藥物超常處方3次以上且無正當理由,可被限制處方權。
原董事長張利君或因退休去職
在公布三季度報的同一天,哈藥股份發布董事會決議公告,張鎮平擔任公司董事會董事長兼總經理,已連續7年擔任哈藥股份董事長的張利君正式去職。至于張利君去職的原因及去向,哈藥股份亦未有回應。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哈藥集團人民同泰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同泰)在11月9日發布的公告中稱,因達到退休年齡,張利君先生向該公司董事會提請不再擔任董事會董事長、董事及董事會下設戰略決策委員會主任委員、提名委員會委員職務。人民同泰表示,張利君的離任不會影響公司董事會的正常運行。人民同泰于2015年4月經重大資產重組后由哈藥集團三精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更名而來,哈藥股份為該公司控股股東。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張鎮平與張利君均為哈爾濱市委組織部任命的市管國企負責人。此前,張鎮平曾擔任哈藥集團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是第七屆監事會主席。
張利君2010年11月開始擔任哈藥股份董事長,但隨后的2011年即成為哈藥股份開始走向低谷的轉折年,公司凈利開始走下坡路,尤其是2013年,公司凈利僅為1.69億元,同比下降超過六成,與2010年時約11.30億元的凈利高峰已經相去甚遠。
到2015年,哈藥股份對近千名員工進行股權激勵,時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的張利君卻并未出現在激勵名單,曾一度引發外界關注。
據了解,哈藥股份此前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哈爾濱國資委籌劃與公司控股股東哈藥集團相關的重大事項,涉及哈藥集團層面的股權變更,以推進哈藥集團繼續開展混改。
資料顯示,截至目前,相關各方已聘請中介機構,正在就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的細化和完善進行詳細討論,并已啟動審計、評估。同時,哈藥集團已成立專門工作小組,配合哈爾濱市國資委及中介機構。
研發投入漸縮 面臨被動局面
哈藥股份于1993年登陸上交所,是全國首家醫藥行業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涵蓋化學原料藥、化學制劑、生物制劑、中藥、保健品五大產業領域,產品涉及抗感染、心腦血管、感冒藥、消化系統、抗腫瘤藥以及營養補充劑等治療領域,擁有“哈藥”、“三精”“蓋中蓋”“護彤”等馳名商標。
一度哈藥股份在醫藥行業風光無限。根據2016年年報業績,在化學制劑類上市公司中,哈藥股份以141.27元的營收成為行業老大。但縱向來看,哈藥股份的營收能力卻持續處于負增長狀態,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前三季度的增幅分別為-8.75%、-3.95%、-10.91%、-10.96%。
在營收能力下降的同時,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哈藥股份近年來正逐漸減少研發投入。其中,2014年、2015年、2016年的研發投入分別約為2.5億、2億、1.8億,2015年研發支出同比下滑20.09%,2016年下滑幅度為8.54%,占營收比例也縮小至1.30%,明顯低于同行。據了解,康弘藥業、人福醫藥2016年研發占比分別為5.76%、4.07%。
在郭凡禮看來,醫藥行業發展的驅動力之一就是研發。研發費用低于同行,在新醫改實施、國內制藥企業不斷提升藥品研發投入比例的背景下,意味著企業競爭力下降,藥企業績下滑。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