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5 11:08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發審會審核了6家企業的首發申請,其中4家企業通過,1家遭否,1家暫緩表決。比起上周14家企業上會,僅5家企業過審的慘烈局面,6667%的日過會率較上周明顯緩和。
上會的6家企業分別是成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銀行”)、廈門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盈趣科技”)、四川振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振靜股份”)、浙江鴻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禧能源”)、重慶百亞衛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百亞”)和重慶長江造型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材料”)。
鴻禧能源首發被否
14日上會的企業中,鴻禧能源、長江材料都是新三板企業,但鴻禧能源因關聯交易、過度依賴政府補貼、股權轉讓定價存疑和募資項目經營業績存在風險等原因,未能過會,成為當日唯一被否企業。重慶百亞遭暫緩表決,另外4家企業則全數通過。
根據證監會公布的信息顯示,鴻禧能源存在五方面的問題。
其一是關聯交易,發行人實際控制人所控制企業大部分虧損,發審委對鴻禧能源關聯方向其提供資金的來源提出質疑,并要求其說明是否存在資金體外循環的情況。另外,由于慈溪市宏宇電器和浙江虹興電子凈資產較低,自產硅片主要提供給發行人,發審委還這兩家企業與發行人之間的交易是否真實、合理且符合商業邏輯、定價是否公允產生懷疑。
其二是政府補貼,發行人在報告期內取得的政府補助較多,公司的發展在較大程度上依賴于政府扶持和補貼政策的支持。發審委認為鴻禧能源在未來的持續盈利能力存在風險。
其三是銷售模式,公司產品主要采取直銷的銷售模式,鴻禧能源的主要客戶較為集中,存在部分客戶同時是供應商的情況,銷售給同是供應商的客戶金額呈現逐年上升趨勢。發審委要求公司說明采購與銷售定價是否公允,是否符合行業慣例和商業邏輯。另外,發行人的前五大客戶采購數量、金額變動較大。
其四是募投項目,發審委指出根據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指導完成的《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16年版),單晶硅電池市場份額將會逐步擴大,而多晶硅電池的市場份額將逐步下降。而發行人募資項目之一為多晶硅電池片生產,可能存在募資項目經營業績不達預期的情形。
成都銀行兩度“中止審查”終過會
成都銀行從2011年6月臨時股東大會上審議并通過其IPO相關議案至今,歷經6年時間,終于于今日通過發審會。
期間,IPO路途多舛的成都銀行曾兩度“中止”審查,第一次是在2015年11月,因審計服務年限等原因更換簽字會計師,另一次是則在2016年7月,原因是兩名獨董辭職,使獨董人數不滿足監管要求。
盡管已經過會,但成都銀行逐年下降的經營業績還是引起了發審委的關注。公開資料顯示,成都銀行2014年、2015年、2016年扣非凈利潤分別為35.48億元、 28.16億元和25.77億元。發審委要求其說明是否會對未來經營和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此外,成都銀行存在不良貸款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撥備覆蓋率接近行業監管指標等情況。報告期內,四川銀監局、財政部駐四川專員辦等監管部門對成都銀行檢查認定其存在貸款分類不夠準確、減值準備計提不充分等情況。并且成都銀行還存在資產重組貸款和借新還舊貸款未分類為不良貸款、大額補提減值準備、不良資產處置損益較大等情況。
發審委要求成都銀行說明風險管理制度及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重大缺陷、各期資產減值和相關減值準備計提是否充分恰當,以及與信托公司、證券公司等是否存在資產互換,變相降低不良資產率的情形。
對于過會的另外三家企業,發審委則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從股權轉讓、內控制度、法律糾紛、財務數據等多個方面對各個企業進行問詢,其中,三家企業都涉及到公司內控是否完善且有效執行的問題。
針對長江材料,證監會圍繞其收購凱米爾股權后又將其全部轉讓一事,對前后兩次股權轉讓估值不一致、是否構成關聯交易提出質疑。另外,在公司具體業務上,如專利訴訟、毛利率的變化、壓裂支撐劑產品收入增長、是否存在超過準許的開采規模、是否存在無法取得《采礦許可證》的風險等,證監會也提出疑問。
值得注意的是,長江材料在報告期內曾發生三起致人死亡安全事故,發審委要求其說明案件對經營活動的影響、安全生產內控制度的完善以及是否構成本次發行上市障礙。
發審委對振靜股份的問詢則集中在債權債務糾紛、重組收購的評估方法和標的方財務狀況、存貨余額逐年上升、存貨周轉率低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是否對主要供應商存在重大依賴和與關聯方存在資金往來等方面。
對于盈趣科技,發審委則更為關注發行人與關聯企業是否存在同業競爭、是否對單一客戶存在重大依賴、毛利率逐年增長且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專利侵權訴訟和股權轉讓的定價問題。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