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8 10:15 | 來源:未知 | 作者:鄒煦晨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11月28日,宣城市華菱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菱精工”)將要上會,欲登陸上交所,擬發行3334萬股,募集資金約401億元。
華菱精工主要從事電梯配重產品、鈑金產品等電梯配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控股子公司福沃德主要從事木材干燥、炭化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華菱精工曾在2016年被客戶三菱機電授予“2016 年度 MESE 優秀供應商”,2015 年被上海三菱授予“2015 年度供方企業現場管理獎”、“供方企業現場管理四星車間(鈑金車間)”。
但IPO日報發現,獲得客戶稱贊的華菱精工,在過關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關這事上,可能會碰到幾個“痛苦”的問題。
客戶集中度高
“企業如果受某個客戶影響較大,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一位資深銀行從業人員對記者表示。
申報稿顯示,華菱精工2014年-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來自前五大客戶的營業收入占總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6.87%、84.68%、83.83%、81.99%,客戶相對集中。
這可能意味著,部分客戶的變動,對華菱精工能產生較大影響。
對此,華菱精工在申報稿中表示,核心客戶銷售占比較大,若因核心客戶自身經營狀況發生不利變化,或公司未能及時跟進其需求變化,短期內則會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較大不利影響,但并不存在依賴重大客戶或重大合同的情形。
▲前五大客戶摘要 數據來源:申報稿
應收賬款大幅增加
IPO日報發現,華菱精工2016年就曾受某一位客戶的影響,應收賬款產生較大波動。
申報稿顯示,華菱精工2014年-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的應收賬款分別為8798.8萬元、9558.79 萬元、1.56億元、1.44億元(半年),占銷售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5.29%、16.06%、27.39%、52.33%,呈現大幅增加的趨勢,其中2016年應收賬款比2015年增加了63.67%。
▲應收賬款與營業收入摘要 數據來源:申報稿
▲應收賬款 數據來源:申報稿
對此,華菱精工表示,2016年應收賬款較2015年增長6503.47萬元(賬面余額,未提壞賬準備),主要是因為2016年下半年三菱機電供應商管理系統升級,單筆訂單量增大,且由于單筆訂單全部完成后才開票結算,導致公司開票周期延長,應收賬款余額達 5256.73萬元。另外,公司主要客戶為上海三菱、三菱機電、東芝、蒂森等知名大型企業,信用狀況良好。
然而,公開資料顯示,東芝已經連續第三年出現虧損,2016財年(截至2017年3月31日)凈虧損高達9657億日元,約合88億美元,且面臨2018年3月底退市的風險。作為東芝電梯株式會社(東芝旗下企業)持股75.62%的企業,東芝電梯是否會受東芝危機影響,又是否對華菱精工的持續盈利情況產生威脅?
業績遭遇“天花板”
除了上述問題,華菱精工的營業收入平淡,近年來增速緩慢,且有下滑的趨勢。
申報稿顯示,華菱精工2014年-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并無快速增長,分別約為5.76億元、5.95億元、5.71億元、2.75億元,而其2016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為27889.57萬元,華菱精工上述數據,相較上年同期的變化幅度分別為3.4%、-4.02%、-1.22%,出現負增長。
▲財務數據摘要 數據來源:申報稿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華菱精工2014年至2016年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062.17萬元、5485.2萬元、5924.54萬元,有一定程度的增長,但華菱精工2017年上半年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僅有2541.09萬元,相比2016年同期的3387萬元,下降幅度為24.98%。
從綜合持續盈利能力和成長性兩方面來看,華菱精工在未來是否具有更好的成長性,是否具有投資價值,或將受到發審委和投資者的關注。
報告期內多次受到行政處罰
華菱精工財務表現不佳,在經營中,也多次受到行政處罰。
申報稿顯示,2015年7月7日,重慶市銅梁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因重慶華菱(華菱精工的全資子公司)正在使用的2臺起重機械未辦理使用登記,3噸叉車未檢驗、未辦理使用登記,向其下達了 《行政處罰決定書》((銅梁)質監罰字【2015】114 號),責令停止使用未經檢驗、未辦理使用登記的特種設備,并處1.5萬元罰款。
另外,2015 年 7 月 15 日,重慶市銅梁區環境保護局因重慶華菱電梯配件(五金)鈑金項目配套環保設施未取得試生產手續即投入生產,向其下達了《行政處罰決 定書》(銅環罰字【2015】31 號),責令其停止生產并處3萬元行政處罰。
2015年8月20日,安徽省郎溪縣國家稅務局向華菱精工下達《稅務事項通知書》(郎國稅事通字【2015】第 801 號),要求公司補繳2012年、2013年、2014年已經享受的企業所得稅減免優惠以及相應滯納金,并擬對公司2012年度通過高新技術企業復審的近三年研發費用進行審核。
2015年11月18日,因廣州華菱公司(華菱精工的全資子公司)電梯配件(五金)鈑金項目在配套環保設施未經驗收情形下即投入生產,廣州市南沙區環保水務局向其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南環罰字【2015】215 號),責令其停止電梯配件(五金)鈑金項目的生產,并處以7萬元罰款。
申報稿顯示,對于上述行政處罰,華菱精工均得到相關部門出具的“不屬于重大違法違規”的證明。
募投項目疑點多
華菱精工募投的項目同樣值得關注。
華菱精工此次欲募集資金約4.01億元,用于電梯鈑金零部件加工擴產項目、新型環保電梯重量平衡系統補償纜擴產項目、電梯零部件機加工擴產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前三個擴產項目合計金額約為3.31億元,占華菱精工總募集資金的82.54%。
▲募集資金運用摘要 數據來源:申報稿
華菱精工表示,“募投項目建成,能夠有效打破產能瓶頸的制約。”
但是,IPO日報發現,華菱精工產能的真實性可能存在疑問。
華菱精工2016年11月21日報送的申報稿顯示,2015年復合對重塊產能為12.8億噸,產能利用率為86.33%。2014年鑄鐵對重塊產能為2.5億噸,產能利用率為110.24%。
而華菱精工2017年10月27日報送的申報稿顯示,2015年復合對重塊產能為11.8億噸,產能利用率為93.64%。2014年鑄鐵對重塊產能為2.7億噸,產能利用率為102.07%。
為何在前后兩份招股說明書中,華菱精工部分產品的產能數據不同,由此得出的產能利用率是否可靠?
另外,華菱精工部分募投項目,可能“操之過急”。
申報稿顯示,華菱精工新型環保電梯重量平衡系統補償纜擴產項目,欲投入資金8982.07萬元。項目建設期為1年,投產期為1年,投產期負荷為70%,項目達產后年產新型補償纜2.4萬噸。
而華菱精工新型補償纜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產量分別為1700.54噸、2209.63噸、2423.60噸、1378.88噸(半年)。
華菱精工新型補償纜的產量雖然連年增長,但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0.86%、61.38%、50.49%、57.45%,已經有不少產能處于空閑狀態。而且華菱精工新型補償纜的新增產能,是2016年產量的9.9倍。
對于上述問題,截至記者發稿未收到華菱精工的回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