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8/0102/20180102060034700.jpg)
隨著2017年尾聲接近,這一年保險主體增資情況也一覽無余。
根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涉及保險主體的增資計劃高達44項,涉及金額達到530億元。
從金額上來看,幸福人壽63.8億元增資拔得頭籌。從2016年11月到2017年3月,四個月內幸福人壽共發起了兩次增資計劃,均得到監管層批復,3月底幸福人壽注冊資本金變更為101.3億元。但是幸福人壽的償付能力仍然吃緊,最新償付能力報告摘要顯示,公司三季度核心償付能力與綜合償付能力分別為113%與154%,剛過監管層的預警線。
平安金融科技咨詢、平安租賃和長城人壽的計劃增資金額也很高,分別為50億元、40億元、50億元。目前長城人壽的增資計劃已經得到監管層批復,公司注冊資本增至55.32億元。公司增資目的是為了充足償付能力以擴張業務規模,公司計劃2021年保費規模達到149億元。不過,公司近兩年表現著實不佳,連連虧損,今年上半年便已虧近3億元。
平安租賃的增資公告是近兩天發布的,中國平安(72.590, 2.61, 3.73%)擬與中國平安海外控股共同認繳新增資本,合計40億元。中國平安今年對于子公司的增資頗為大方,分別向平安金融科技咨詢、平安健康增資50億元、6億元,目前平安健康的增資已經批復,注冊資本變更為15億元。
另外還有新華人壽合肥后援中心、人保再保險、大地財險、工銀安盛、中郵人壽的增資計劃都在20億元及以上。除了新華人壽對新華人壽合肥后援中心的27億元增資尚未批復外,其余增資項目均已獲監管層批復。上述公司注冊資本分別增加至30億元、104.3億元、125.05億元、100億元。這些保險公司增資目的多是為了增強人資本實力,更好地進行業務拓展。
增資計劃在10億元及以上的保險主體還有中原農險、陸家嘴(19.270, 0.24, 1.26%)國泰人壽、浙商財險、中法人壽、中融人壽、大地電子商務、中華人壽、長江養老、泰康在線。
這其中不乏償付能力告急險企,譬如中法人壽和中融人壽,兩家公司近年因為股東增資遲遲不到位而一度償付能力呈現負值。中融人壽在今年1月獲批了一次增資,目前償付能力充足率恢復正常。而中法人壽的增資遲遲未得到監管層批復,今年三季度償付能力充足率進一步下滑,降至-2776%。浙商財險則因承保的僑興債違約,賠付11億元致使償付能力不足吃了監管函,不過今年10月底公司增資到位,解除監管措施。
從參與增資的資本方來說,泰康保險集團及子公司參與最多的公司。泰康保險集團及旗下泰康資管和泰康人壽今年一共發起了7項增資計劃,合計增資金額約24億元。其中泰康在線獨占10億元,泰康方面表示,增資為了滿足償付能力和防范流動性風險等需求,有利于提升市場競爭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