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3 03:49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恒生指數以373%的年度漲幅領跑全球各大指數,受益于此,滬港深基金也集體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據統計,去年超過
新年首個交易日,恒生指數大漲1.99%,迎來“開門紅”。在多位滬港深基金經理看來,盡管港股去年累積了相當的漲幅,但香港市場的整體估值依然處于低估狀態。未來在港股通機制和H股全流通兩大紅利下,港股將邁入一個轟轟烈烈的“大時代”,而滬港深基金仍可能再次成為市場熱點。
港股慢牛格局不變
在南下資金擴容和上市公司盈利兩大利好因素推動下,恒生指數在2017年開啟了一輪波瀾壯闊的牛市,全年以37.3%的漲幅位居全球各大指數首位。受此帶動,滬港深基金全年以20.12%的平均漲幅在眾多基金產品中脫穎而出。據統計,去年超過九成滬港深基金取得了正收益,19只基金的凈值漲幅超過30%。
新年伊始,中國證監會關于H股全流通試點啟動的消息,再次將港股推上了風口浪尖。新年首個交易日,恒生指數大漲1.99%,迎來“開門紅”。專業人士認為,內資股全流通能大大激發H股板塊的活力,在港股通激發出中小型股票的活力后,再激活另一個沉寂的板塊,將大幅提高港股市場的整體活躍度。
盡管港股已經大漲了一年,但在匯豐環球投資管理中國內地以及香港股票投資主管陳淑敏看來,港股的估值依然不貴。據統計,去除銀行股,去年港股公司的盈利增長大約是28%,超出市場預期20多個百分點,而且盈利提升對股價的貢獻占到了股價漲幅的一半以上。陳淑敏認為,港股的估值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比較依然偏低。
國海富蘭克林滬港深基金的基金經理徐成也認為,由于中國內地宏觀經濟韌性增強,運行好于預期,機構對于港股的配置意愿較強,南下資金的增量比較確定,外資也有望持續入場,宏觀經濟基本面和市場流動性均對香港市場有利。經過2017年的上漲,港股估值優勢與此前相比略有下降,但相對其他市場估值仍然較低,加之去年上漲強勁的港股基本都有盈利支撐,預計香港市場的上行趨勢仍可持續。
“對于2018年的港股市場我們還是非常有信心,特別是去年11月、12月市場調整之后,2018年的港股上行空間又出來了,在企業盈利改善和港股通機制改善的兩大紅利之下,相信今年港股通基金會再次成為市場熱點。”廣發基金資深基金經理余昊表示。
多主線布局2018年
從具體投資布局來看,港股市場上估值合理、業績穩定增長且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標的,仍然是滬港深基金2018年的關注重點。
萬家基金表示,預計2018年港股核心投資方向依舊聚焦于流動較好、具備核心競爭力、業績增長可持續性較強、派息穩定的藍籌龍頭企業。港股的高分紅、港股掛鉤美元等傳統屬性,以及稀缺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其投資價值越來越為內地投資所重視。
“2018年我們將關注發展前景較好,估值相對合理的板塊,如新能源、航運、地產等,我們會重點關注這些行業中質地較好的上市公司。另外,一些2017年表現平平,但2018年有望出現業績反轉的行業,我們也將提前進行布局。”徐成對記者表示。
在浦銀安盛港股通量化優選混合的擬任基金經理羅雯和石萍看來,制造業也是值得重點關注的方向。“內地的制造業還將處在回暖過程中,而港股相對于A股有比較大的低估。制造業公司的股價在過去五六年間緩慢下行,經歷了艱難的產能出清過程,若未來的業績能出現明顯的盈利修復,再疊加估值修復,會是很好的配置方向。”
此外,匯豐晉信滬港深基金的基金經理程彧還看好銀行、保險、風電等板塊的投資機會。他表示,隨著中國內地宏觀經濟的企穩,銀行盈利和資產負債表的質量逐步改善,當前香港市場銀行股的股價相對于其基本面來看頗具吸引力;隨著行業監管的加強,保險龍頭公司的競爭格局將變得更有利,而保險股當前對應的0.8至0.9倍市凈率同樣非常有吸引力;對于風電,隨著國家出臺一系列鼓勵清潔能源使用的政策,未來3年風電裝機容量可能會出現一個大幅的恢復性增長,整個行業正在迎來拐點。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