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隊大基金逾千億砸向這一板塊! 未來的“三星”可能在這些上市公司中誕生!
自2014年9月成立至今,在不到4年的時間里,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大基金”)一期募集資金1387億元已基本投資完畢,累計有效決策超過62個項目,涉及上市公司23家(包括港股公司和間接投資公司)。
大基金目前的投資已經完全覆蓋了集成電路制造、封裝的龍頭公司,部分覆蓋了設計、設備、材料類上市公司,并涉足第三代半導體、傳感器等領域。在業內人士看來,在國家政策大力扶持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將催生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產業巨頭。
大基金現已投資的上市公司包括:晶圓制造領域的中芯國際、華虹宏力;封裝測試領域的長電科技(20.600, -0.27, -1.29%)、華天科技(8.320, -0.02, -0.24%)、通富微電(13.160, -0.12, -0.90%)、晶方科技(32.380, -0.21, -0.64%);IC設計領域的納思達(25.420, 0.12, 0.47%)、國科微(59.950, 0.05, 0.08%)、中興通訊(35.550, -0.02, -0.06%)、兆易創新(163.120, 0.00, 0.00%)、匯頂科技(98.220, -1.05, -1.06%)、景嘉微(53.020, 0.83, 1.59%);設備制造領域的北方華創(38.370, -0.39, -1.01%)、長川科技(53.990, -0.19, -0.35%);材料領域的萬盛股份(27.000, 0.03, 0.11%)、雅克科技(28.850, 0.05, 0.17%)、巨化股份(11.360, -0.06, -0.53%);以及第三代半導體龍頭三安光電(25.080, 0.02, 0.08%)、北斗產業鏈龍頭北斗星通(33.600, 0.23, 0.69%)、MEMS傳感器龍頭耐威科技(45.500, -0.15, -0.33%),并通過子基金布局了終端公司聞泰科技(33.000, 0.21, 0.64%)、共達電聲(10.600, 0.41, 4.02%)。
如何在這些上市公司中找到未來的“臺積電”、“三星”呢?有業內資深人士建議,一是挖掘大基金已進駐的、處于價值洼地的“國家隊”上市公司;二是關注大基金已投資項目的證券化;三是研判大基金的下一個投資方向,提前潛伏該領域的龍頭上市公司。
這里,我們不妨先“復盤”幾個案例。
2015年6月16日,三安光電控股股東三安集團以22.3元/股價格,將其持有的2.17億股轉讓給大基金,合計對價48.39億元;2015年12月16日,大基金再以22.51元/股價格,合計16億元認購三安光電增發股份7107.95萬股,持股比例增至11.3%。三安光電最新股價25.06元,大基金的持股市值高達115億元,在短短兩年左右的時間內增值近一倍。
同樣,大基金在中芯國際、國科微、國微技術、北方華創等上市公司上的投資目前也都增值接近或超過1倍。
在大基金已投資項目的證券化方面,通富微電提供了一個可供借鑒的案例:其擬以19.21億元收購大基金持有的富潤達49.48%股權、通潤達47.63%股權,使大基金2.78億美元的投資轉為上市公司的14.65%股權。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拿到大基金此類投資的上市公司包括華天科技、中興通訊等。
此前,大基金總經理丁文武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一期募集的這些資金只能滿足《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中2020年階段性目標的融資要求;2020年之后,中國集成電路要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誕生國際第一梯隊公司,有效的金融手段依然必不可少。
據悉,大基金二期的募資已經啟動,募集金額將超過一期。
目前大基金的投資已經完全覆蓋了集成電路制造、封裝的龍頭公司,部分覆蓋了設計、設備、材料類上市公司,并稍有涉獵第三代半導體、傳感器等領域。下一步,大基金將投什么?
據大基金總經理丁文武透露,下一步,大基金將提高對設計業的投資比例(目前僅占17%),并將圍繞國家戰略和新興行業進行投資規劃,比如智能汽車、智能電網、人工智能、物聯網、5G等,并盡量對裝備材料業給予支持,推動其加快發展。
就此,有業內人士建議,投資者可對照《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來分析、預判大基金下一步的“動作”,關注相應領域的龍頭上市公司,其中特別關注第三代半導體、傳感器等領域。
記者梳理發現,大基金專注第三代半導體的子基金安芯基金已在加快進場步伐,近期舉牌了瑞豐光電(17.440, 0.11, 0.63%)。而在大基金關注的設計、材料、5G等領域,相關龍頭上市公司包括中興通訊、揚杰科技(28.130, -0.01, -0.04%)、江豐電子(68.750, 0.49, 0.72%)、上海新陽(33.640, -0.18, -0.53%)、烽火通信(29.310, 0.02, 0.07%)、光迅科技(30.900, 0.73, 2.42%)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