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提供:全景視覺)
2017年歲末,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昌河汽車所在地江西省景德鎮公布了一項重大決定,將旗下北汽威旺與北汽昌河進行資產重組,威旺品牌并入昌河,并成立北汽昌河汽車有限公司。
此舉意味著昌河汽車經過多輪兼并重組后再度迎來重組大事。2013年昌河汽車被北汽集團重組收購,經過短暫的增長后又陷入發展瓶頸。在此之前,昌河汽車歸屬于長安汽車集團旗下,于2010年被長安汽車集團重組,但發展幾年后因經營慘淡導致雙方以分手告終。
實際上自2009年以來,近十年間昌河的發展一直與“兼并重組”緊密相連,但結果均是“命途坎坷”。某種程度上而言,昌河汽車已經成為國內汽車企業重組發展的一個典型樣本,其能否成功突圍意義重大。
2018年1月3日,昌河汽車相關人士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北汽集團已步入‘集團化2.0時代’,此次重組是2.0戰略下的重要舉措。北汽昌河作為北汽集團重點打造的自主品牌和‘南方基地’,將會按照北汽集團統一規劃部署穩步推進。”
據記者了解,早在此次決定之前,北汽集團就已經開始醞釀新一輪的內部資源整合,其一大目標即是對威旺事業部的分拆整合,將威旺的一部分資產歸于北汽新能源,一部分則歸于昌河。與此同時,原北汽整車事業部使命完成,使得昌河汽車在北汽集團的地位得以提升,由此前的三級公司升為二級公司。而威旺并入昌河,兩者微車業務合并,威旺還將承擔該公司新能源車發展的任務。
昌河汽車另一大受關注的資產在于旗下合資企業昌河鈴木。該車企早在長安集團時期即陷入發展僵局,如今到北汽旗下諸多問題依然懸而未決。近日有消息稱,新近闖入汽車業的“野蠻人”寶能集團有意收購昌河鈴木,已經對昌河鈴木展開盡職調查。如寶能接盤昌河鈴木,其或將迎來新生。不過,上述北汽集團人士告訴記者:“還沒有相關消息。”
威旺與昌河重組
徐和誼上述重大決定,簡單而言涵蓋兩大內容:第一是成立北汽昌河汽車有限公司,此舉使昌河汽車在北汽集團的地位提升,由以前的三級公司變為二級公司,將針對燃油車乘用車完善轎車、SUV和MPV三大車型的市場布局;第二,是將威旺并入昌河,威旺的微車業務由昌河接手,而威旺的新能源車則擔負起昌河汽車新能源業務的基礎。
與此同時,昌河汽車人事方面也有相應變動,此前負責威旺品牌的北汽股份總裁助理兼威旺事業部總經理張朝翔升任昌河汽車總經理,況光華調整為昌河汽車黨委書記兼常務副總經理,原分管銷售的昌河汽車副總經理劉詩津仍留任。
實際上,在此次重組之前,北汽集團的內部調整就已經出現端倪。早在2017年11月,北汽集團就已經開始討論是否撤銷威旺事業部。當時的計劃是將威旺事業部進行拆分整合,一部分資產歸北汽新能源,一部分歸昌河汽車。
北汽集團的確到了變革的時期。最直接的原因在于,經過幾年的大舉擴張,北汽旗下自主品牌云集,包括北京BJ品牌、紳寶、北汽新能源、威旺、昌河、幻速、伽途等,這些品牌相互之間多有品牌與定位上的重疊,內耗嚴重。最明顯的莫過于昌河與威旺同屬于微車企業,產品定位頗多相似。
其次,北汽集團旗下多個自主板塊皆遭遇發展瓶頸。2016年,威旺品牌銷售突破了18萬輛,昌河汽車銷售也達到11萬輛,但2017年兩者卻雙雙遭遇下滑。以昌河為例,2013年被北汽并購后,曾在2014年短暫爆發,此后銷量便一路下滑,難以走出長期虧損的泥沼。數據顯示,昌河汽車在2014年、2015年與2016年的銷量分別是14.1萬輛、10萬輛、11萬輛,而2017年前11個月銷量僅4.3萬輛。
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北汽有限正式脫離北汽股份后,北汽集團建立整車事業部,負責管理北汽集團旗下除北汽股份之外的其他整車基地,包括江西昌河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越野車分公司、北汽(鎮江)汽車有限公司、北京汽車制造廠有限公司、北汽銀翔汽車有限公司等企業。由此,北汽集團形成了由北汽股份和北汽集團整車事業部構成的“雙品牌”戰略。
此番重組過后,北汽的雙品牌戰略和昌河的雙品牌作戰得以重新梳理。未來,北汽紳寶將主攻中高端市場,而北汽昌河將主攻經濟型市場,其中昌河主攻燃油車,而威旺主攻新能源車。
難題與癥結
撤銷威旺事業部,將之并入昌河汽車,無疑能夠增強昌河汽車的規模和實力。生產基地方面,昌河汽車除了景德鎮和九江的基地,威旺的黃驊、株洲、廣州工廠也將歸于昌河汽車,而產品線方面,威旺的微車產品將為昌河帶來更多的增量。
不過兩者能否順利合并還存在諸多問題。首先,昌河與威旺雖然在產品平臺和技術方面有共通之處,但是在渠道與服務的整合方面能否順利過渡?目前看來昌河的銷量與經銷商規模都大大小于威旺。其次,昌河汽車的口碑能否支撐起昌河與威旺雙品牌作戰也還存疑。
實際上,昌河汽車早已不是第一次被重組,十多年來其一直面臨著被兼并重組的命運。2010年被長安集團并購后,昌河汽車從當年國內微車龍頭的地位一落千丈,連續數年提振不力直至分手。在重組過程中昌河汽車的資產不斷被瓜分或轉賣,如昌河合肥基地就被長安集團分走。
2013年北汽收購昌河汽車70%股權,正式將其收編,并投資百億元對其進行輸血再造。北汽的做法是導入北汽紳寶、威旺等品牌旗下的平臺快速為昌河輸入產品,這給昌河帶去了發展動力,如今昌河逐漸形成了轎車、MPV和SUV的發展格局,其中Q25、Q35等基于北汽紳寶平臺的兩款SUV產品成為明星產品。但是這一“同平臺多產品”的做法,無法根本提升昌河的產品競爭力,2017年Q25和Q35都遭到市場冷遇,多個月份銷量都未及千輛。
業界認為,導致昌河汽車無法快速進展的另一要因是其經營權與銷售權分離,導致品牌與渠道難以同步發展,而此番北汽重組昌河與威旺,任命原威旺事業部總經理張朝翔擔任昌河汽車總經理,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
不過昌河汽車還面臨著更為棘手的問題,其一便是昌河與鈴木之間的合資企業——昌河鈴木的歷史遺留問題。早在長安時期,昌河鈴木就已經陷入發展僵局,鈴木方面實質上已停止對于昌河鈴木的技術和產品輸入,而北汽集團也未能對昌河鈴木的車型引入問題與鈴木達成一致,加之鈴木在中國的發展重心已經轉移到長安鈴木,昌河鈴木未來如何破局已經成為昌河的一大心病。
最近有消息稱,昌河鈴木可能被寶能集團收購,后者已經對該公司進行了盡職調查。實際上自2017年以來,擁有地產、金融、物流、醫療、農業等眾多產業的寶能集團已經數次出手汽車資產,與寶沃汽車、觀致汽車都發生過緋聞,而近日寶能已經拿下觀致的控股權,正式開始進軍汽車業。
記者從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獲悉,2017年12月29日,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審批通過了“江西昌河鈴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變更項目”,有猜測認為或與寶能收購相關,同時該項目審批事項中涉及“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含現有汽車企業跨類生產純電動乘用車)”,透露出昌河鈴木有意向新能源汽車方向轉型。
有分析認為,觀致汽車、昌河鈴木等一直不能良性發展的企業被寶能集團盯上未必是壞事,如果能夠被新的出資方重組,不失為盤活其資產的方式。但是昌河汽車方面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否認了這一消息。
命運多舛的昌河汽車能否走出困境?在北汽集團的規劃中,發展新能源成為未來的一大突破方向,而對于昌河汽車而言,新并入的威旺品牌還將擔負起昌河的新能源業務,成為昌河汽車新的希望,但其未來前景幾何還有待時間檢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