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保監局接連發布13封行政處罰決定書,處罰對象既包括永誠財險、太平財險、百年人壽、渤海財險、大地財險以及信泰人壽6家保險公司及其分公司,也包括泓釧經紀、中領天盛以及盛大代理3家保險中介公司。
開年以來,保險監管持續高壓態勢,罰單令人應接不暇。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開年首周,保險監管發布行政處罰決定書總計超過40封,處罰金額總計超過1000萬元,涉及民生人壽、太平財險等多家保險機構。
在各地保監局進行行政處罰的保險機構中,太平財險單次處罰金額居首;而從數量看,則是民生人壽居首。在處罰內容上,編制并提供虛假報告、報表、文件、資料,以及欺騙投保人等屬于“重災區”。
事實上,針對當前保險業的股權亂象、資本亂象、產品亂象、投資亂象,雖然保險監管在“1+4”系列文件落地以來,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但依然不能松懈,必須讓監管真正長上牙齒。
四川保監13封罰單居首
事實上,從嚴監管已在意料之中。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在剛過去的一年中,保險監管共計發布37張監管函,數量超上年同期一倍多。保險監管共計發布行政處罰決定書910封,其中保監會44封,各地保監局866封,共計對近230家保險業機構和650余人實施行政處罰,處罰金額共計約1.18億元,其中針對機構9000余萬元,針對個人2700余萬元。
而開年首日,各地保監局合計發布10封行政處罰決定書,對北京、四川、福建、山東4個地區6家保險機構及相關負責人進行了處罰,處罰金額總計295.5萬元,其中針對機構205萬元,針對個人90.5萬元。
延續這一邏輯,開年首周的保險監管高壓態勢自然不難理解。其中,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保監局當屬四川保監局。四川保監局接連發布13封行政處罰決定書,處罰對象既包括永誠財險、太平財險、百年人壽、渤海財險、大地財險以及信泰人壽6家保險公司及其分公司,也包括泓釧經紀、中領天盛以及盛大代理3家保險中介公司。
在各地保監局行政處罰的保險機構中,太平財險單次處罰金額居首。1月3日,四川保監局對太平財險四川分公司、雅安中支發布的處罰決定書,因其存在編制或者提供虛假的報告、報表、文件和資料,對其處以合計128萬元的罰款決定,其中包括100萬元的機構罰款和28萬元的相關責任人罰款。
而從數量看,民生人壽則當仁不讓。1月2日,福建保監局連發5封行政處罰決定書,監管對象均為民生人壽。根據行政處罰決定書,民生人壽福建分公司存在欺騙投保人,包括在介紹民生富貴鑫禧年金保險產品時,混淆保險與銀行存款的概念,以及虛假宣傳“三限”,即限人、限時、限額;承諾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將保險產品的結算利率與銀行存款利率、國債利率、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進行片面對比;妨礙依法監督檢查等違法行為。
編制并提供虛假資料屢發
從處罰內容看,編制并提供虛假報告、報表、文件、資料等屬于“重災區”。例如,在壽險公司中,1月5日,山東保監局公布的對天安人壽濰坊中支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天安人壽濰坊中支因存在編制虛假財務資料的行為被罰38萬元,相關負責人合計被罰17萬元。
在財險公司上,1月5日,四川保監局公布的對永誠財險郫縣支公司、龍泉驛支公司和高新支公司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永誠財險郫縣支公司、龍泉驛支公司和高新支公司因存在編制、提供虛假報告、報表、文件、資料的違法行為共計被罰63萬元,相關負責人共計被罰13萬元。
在中介機構上,1月5日,四川保監局公布的對四川泓釧經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四川泓釧經紀因存在編制或者提供虛假的報告、報表、文件和資料的違法行為被罰50萬元,時任四川泓釧經紀法定代表人魏延喜和時任泓釧經紀員工吳兵分別被罰10萬元。
事實上,根據大連銀行金融市場風險管理部統計,在剛過去的一年中,涉及編制虛假資料這一違規事由在保險監管開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中占比高達33%,具體事由涉及虛列費用、財務數據不真實、客戶信息不真實、編制虛假報告與資料、未如實記載保險事務事項、任職高級管理人員工作經歷信息及證明材料不真實、費用報銷發票記載事項與實際發生不一致等。不難看出,編制虛假資料作為內控不嚴的一個體現,監管機構對保險業機構此類違規事由關注度較高。
1月8日,某保險公司業務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編制并提供虛假報告、報表、文件、資料涉及內容眾多,如以直接業務虛掛中介業務等方式套取手續費、違規調整未決賠款準備金等。
以直接業務虛掛中介業務等方式套取手續費為例,某財險公司業務人士1月8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如果按照客戶來源渠道劃分,財險分為直接業務,包括直銷、電銷、網銷等;間接業務即中介業務,包括車商、汽車代理公司等。
該人士續稱,一些經營主體鉆了中介業務的空子,通過各種名義列支費用。一些保險公司分支機構采取虛擬保險中介公司的方式,分支機構在市場上高費用收單,然后給到這一虛擬的中介公司,表面支出高額費用實際中飽私囊;還有一些分支機構的業務經理或業務員,安排自己親朋好友擔任中介公司負責人,與之形成利益鏈條。
此外,欺騙投保人的現象亦是時有出現。例如,1月4日,四川保監局公布的對百年人壽綿陽中支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百年人壽綿陽中支因存在欺騙投保人以及編制、提供虛假報告、報表、文件、資料的行為被罰28萬元。相關負責人被警告并罰款9萬元。
監管強力整治市場亂象
對于上述問題,保險監管重拳出擊的態度顯而易見,并有進一步強化的趨勢。例如,保監會近期先是組織開展人身保險治理銷售亂象打擊非法經營專項行動,后又提示關于“開門紅”保險銷售的風險。
1月8日,某保險公司高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在保險業“開門紅”期間,一些保險機構更多注重短期激勵,更多強調保費指標,在過度的激勵和壓力下,許多經營行為容易變形,尤其是在銷售誤導問題上的表現更為直接。因此,治理銷售誤導問題,將是改善保險業形象的攻堅戰。
此外,保監會還于近日印發了《關于保險資金設立股權投資計劃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要求,保險資產管理機構設立的股權投資計劃的投資收益應當與投資標的經營業績或收益掛鉤,嚴防以“名股實債”方式,變相抬高實體企業融資成本;保險資產管理機構設立投資計劃應當承擔主動管理職責,不得直接或變相開展通道業務,不得開展嵌套投資。
安信證券研究中心副總經理、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趙湘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繼保監會嚴監管負債端之后,對于投資端的監管也進一步趨嚴,保險市場整體朝著健康化發展的態勢不變。
誠然,對于保險市場存在的亂象,保險監管有著清晰的認識。
近日,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在保監會舉辦的在京局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培訓班上表示,保險業面臨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不平衡不充分的保險供給與人民群眾日益迸發、不斷升級的保險需求之間的矛盾。保險供給不能有效滿足人民群眾需求,保險市場亂象叢生,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保險監管在制度機制方面還存在不少漏洞和短板。
為此,陳文輝指出,要毫不動搖整治市場亂象,針對當前保險業的股權亂象、資本亂象、產品亂象、投資亂象,必須讓監管長上牙齒,重拳出擊,撥亂糾偏,把治亂象、整亂局作為行業正本清源、重回正軌的重要內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