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實際控制人解除與相關方的一致行動關系之后不久,聯絡互動(8.010, 0.34, 4.43%)(002280)便被投資機構舉牌,來者系資本市場的熟客“中植系”。
聯絡互動1月10日披露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經過前期多輪增持,截至1月9日,深圳中植產投并購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產投并購”)已持有上市公司5%的股份,達到舉牌線。
從股東結構來看,產投并購的執行事務合伙人為中植產投(北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有限合伙人為中植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后二者皆為解直錕旗下產業。
對于本次增持,產投并購表示是基于對聯絡互動未來發展前景的看好,并表示未來一年內,視上市公司運營和發展狀況及股價情況,不排除增持或減持的可能性。
耗資近10億元閃電舉牌
從開始增持到舉牌,產投并購僅用了不到2個月的時間。
2017年11月21日、12月29日、2018年1月9日,產投并購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分別增持聯絡互動1.0065%、1.93%、0.28%的股份。同時,去年11月20日至今年1月9日間,產投并購還通過集中競價系統買入聯絡互動1.78%的股份。至此,產投并購共計持有聯絡互動1.09億股。
據權益變動書中的數據大致推算,產投并購通過集中競價系統增持的部分耗資約3.4億元,增持成本在7.62元-9.22元之間。
另從大宗交易數據來看,2017年11月21日,聯絡互動共有1筆大宗交易,交易2191萬股、成交價9.14元/股;12月29日1筆大宗交易,交易4209萬股、成交價9.66元/股;1月9日有2筆大宗交易,成交量分別為430萬股和609萬股,成交價均為6.98元/股。
以上大宗交易額與產投并購的增持時間點及數量一致,可以判斷買方皆為產投并購,成交總額約6.26億元。
值得指出的是,在12月29日的那筆大宗交易中,賣方席位為機構專用,交易量占聯絡互動總股本的1.93%。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聯絡互動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僅金鷹基金-浦發銀行(13.020, 0.32, 2.52%)-金鷹中植產投定增2號資產管理計劃符合上述交易條件,且其持股比例正好為1.93%。
實控人股票質押率超過98%
聯絡互動是一家業務布局廣泛的互聯網企業,經過近幾年的大筆收購,公司業務也逐漸從內容分發延伸到游戲電競、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及影視文化等領域。
然而公司盈利能力并不突出,2017年前三季度,聯絡互動收入大增但凈利潤指標卻下滑97%。公司股價也并未隨著產業擴張而上揚,自2016年4月開始,聯絡互動股價一路下跌,至今市值縮水近七成。
產投并購的舉牌節點,恰在聯絡互動股價持續低迷及公司實控人結構發生變化之際。
2010年10月和2014年2月,聯絡互動主要股東何志濤與陳理、郭靜波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共為聯絡互動的實控人。2017年12月16日,該協議已到期,而各方均表示將不再續簽。目前,何志濤持有聯絡互動22.42%股份,為公司實控人。
值得指出的是,據聯絡互動此前披露的質押公告,截至2017年12月30日,何志濤所持公司股份中有4.82億股處于質押狀態,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比例的98.69%。彼時聯絡互動股價正值階段性低點,12月29日收盤價為7.66元/股。
對于實控人如此高比例的股權質押,聯絡互動在1月9日對深交所問詢函的回復中表示,何志濤質押股份所獲得的資金主要用于其個人項目投資,且公司股價與何志濤質押股份融資的綜合平倉價格尚存在一定差距,質押融資總體風險可控、目前不存在平倉風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