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汽集團2017年12月入主S*ST前鋒(50.180, 0.00, 0.00%)(600733,SH),旗下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新能源)借殼上市正在落地。
2018年1月22日晚間,北汽集團旗下渤海活塞(7.370, 0.00, 0.00%)(600960,SH)公告稱,S*ST前鋒擬通過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收購北汽新能源100%股權,北汽新能源評估值約288.5億元,增值率約75.24%。渤海活塞持有北汽新能源2.08億股權,價值11.33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截至1月22日晚7時許,S*ST前鋒尚未披露相應事宜。
北汽新能源作價288.5億
據渤海活塞披露,S*ST前鋒將向北汽集團置出公司全部資產及負債,而北汽集團等方面則置入北汽新能源100%股權,差額部分由S*ST前鋒以37.66元/股的價格發行購買。
北汽新能源作價288.5億元,資產增值率達75.24%。截至2016年末,S*ST前鋒總資產3.71億元。
S*ST前鋒主營業務為房地產開發和銷售,但近年來公司房地產開發規模較小,土地儲備不足,公司連續兩年虧損面臨暫停上市風險。截至2017年10月末,公司總資產為3.9億元,2017年1~10月公司營收2172.21萬元,凈利潤為-346.32萬元。
自2007年來,股改問題已困擾S*ST前鋒10年之久,但遲遲未有新進展。2017年12月北汽集團在接手S*ST前鋒后曾表示,將繼續推進S*ST前鋒股改工作。
股改問題是否會對北汽新能源借殼S*ST前鋒造成阻礙呢?對此,長城證券并購部總經理尹中余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如果S*ST前鋒不做股權分置改革,北汽新能源是無法借殼的。但是面對(北汽新能源借殼)如此重大的利好,S*ST前鋒的股改應該會得到公司小股東的支持,預計股改將順利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北汽集團2017年12月接手S*ST前鋒,2018年1月便披露了相關借殼方案。進展如此“神速”,被外界分析為北汽新能源急迫尋求上市。對此,尹中余稱,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爭已經白熱化,包括補貼退坡、競爭加劇(等因素),公司“急”于證券化不難理解。
新能源車市占率23%
北汽新能源成立于2009年,2014年3月公司實現了股份制改革,此后先后進行了實現A輪30億元和B輪111.18億元的融資。從股權結構來看,北汽新年能源是一個多元化的股權結構,除了國有資本,民營資本、跨國資本還有其他領域資本進入新能源板塊。
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前五大股東分別為北汽集團、北京工業發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汽(廣州)汽車有限公司、蕪湖信石信冶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深圳井岡山新能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29.12%、9.44%、8.15%、6.98%、4.79%。
財務方面,截至2017年10月末,北汽新能源總資產250.82億元,凈資產161.09億元;2017年1~10月,公司營收73.77億元,凈利潤3924.40萬元。
北汽新能源官網信息顯示,2013年至2016年,北汽新能源連續四年蟬聯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銷量冠軍。北汽新能源累計市場保有量已近15萬輛,居全國第一,是國內首家進入“10萬俱樂部”的新能源車企。
2018年1月9日,北汽新能源對外公布2017年的銷量業績。據介紹,2017年,北汽新能源共計產銷 10.32萬輛純電動汽車,同比增長98%。但這沒有完成此前計劃的17萬輛目標。目前其占據國內2017年新能源車23%的市場份額,連續第五年位居國內純電動汽車銷量排名第一。
1月19日,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對外稱,2018年新能源汽車目標銷量為15萬輛,目標收入190億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