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月22日保監會對外公布了去年的處罰情況,“一行三會”2017年處罰“成績單”就全部交齊了。從處罰情況看,“一行三會”確實是不折不扣的執行了“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的要求。從去年的罰單和今年已經開出的罰單看,2018年“一行三會”在防控金融風險方面仍會延續去年的強硬姿態,也就是說,今年還會是個處罰大年。
1月22日,保監會新聞發言人張忠寧披露,2017年,保監會系統一共處罰機構720家,人員1046人次,其中罰款1.5億元,同比增長56.1%。責令停止接收新業務24家,撤銷任職資格18人,行業禁入4人。與此同時,監管短板得到逐步彌補,全年修訂完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共26件,監管制度籠子更加嚴密。
據《證券日報》報道,從今年1月1日至1月15日,保監系統共對44家保險機構合計罰款2041萬元。
根據央行官網公布的行政處罰公示結果,2017年央行作出的行政處罰共計903張,對金融機構的罰沒金額共計為7980萬元。央行去年開具的903張罰單多集中于第四季度,11月份罰單數量最多。行政處罰內容涉及支付結算、征信管理、反洗錢、票據業務、經理國庫、消費者保護等方面,其中較為典型的違法事由集中在第三方支付及反洗錢方面。2017年央行對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出罰單共計95張,金額總計約2364.14萬元。
日前,央行重慶營業管理部發出9張罰單,相關銀行因違反有關反洗錢規定的行為領到了2018年1號、2號罰單,共計被罰62萬元。
據統計,截至2017年12月底,銀監會系統在官網上公布的2017年度罰單共計2725張,其中銀監會公布罰單35張,各地銀監局公布罰單728張,銀監分局公布罰單1962張。罰款金額總計27.53億元,其中對機構罰款18.67億元,對個人罰款2749.9萬元;沒收違法所得8.59億元(包含了部分沒有單獨列示的罰款金額);830余張罰單對機構/個人處以警告;110張罰單做出取消一定期限高管任職資格的處罰;60張罰單做出禁止一定期限銀行從業資格的處罰。
今年1月19日,四川銀監局對違規發放貸款的銀行開出了一張4.62億元的罰單。
與央行、銀監會和保監會的處罰結果相比,證監會的“戰果”要豐富的多。2017年,證監會作出行政處罰決定224件,罰沒款金額74.79億元,同比增長74.74%,市場禁入44人,同比增長18.91%,行政處罰決定數量、罰沒款金額、市場禁入人數再創歷史新高。今年以來,證監會仍舊保持了每周五公布一批處罰結果的傳統。
正是由于“一行三會”忠實的執行了“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的要求,才使得去年的金融市場、資本市場實現了健康穩定運行,有效的保護了市場參與者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去年12月份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今年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促進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金融和房地產、金融體系內部的良性循環,堅決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從這個基調來看,今年“一行三會”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只會加強而不會有絲毫削弱(這從“一行三會”年初開具的罰單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尤其是今年資管新規、股權質押新規的陸續實施,也要求監管部門睜大眼睛,將風險隱患消滅于萌芽狀態。
相關新聞